时间: 2025-04-26 21: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06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
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
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南北相逢,重又询问古今的齐国与楚国。
烛光下红色的花朵,在夜阑时分低声交谈。
对六朝的兴衰感到怅惘,只能倚靠在高高的树上。
目光远望故乡的方向,梦中迷失在雁荡的水边。
老朋友在梅花驿站断了音信,书信也寥寥无几。
塞外的大雁来来去去,反复不断。
正值春天浓郁的时候,依旧在天涯漂泊。
望向远方心中伤感,细雨轻烟笼罩四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三聘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三登乐》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南北相逢这一意象,开篇即引入了对历史的思考。作者在夜阑时分,借烛光下的红花,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对六朝的兴废的怅惘,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高树的倚靠,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目断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梦迷雁浦则暗示着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在故人疏梅驿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失去联系的朋友,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塞鸿的往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尽的漂泊。最后一句“伤心望极,淡烟细雨”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细雨和淡烟交融,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写照,展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漂泊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朝代?
“目断帝乡”中的“帝乡”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