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11
原文展示:
自叹 舒頔 〔元代〕
半纸虚名屡失机,六年憔悴北山薇。 云霄路近行囊涩,湖海尘扬故旧稀。 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 闭门风雨春多少?鸣雁雍雍又北归。
白话文翻译:
我这半生的虚名多次让我错失良机,六年来在北山采薇,生活憔悴。 虽然云霄之路近在咫尺,但行囊却空空如也,湖海之间尘土飞扬,旧友稀少。 官位虽冷,地位卑微,却想着如何补报,而高官厚禄,责任重大,我却羡慕那些轻松自在的生活。 闭门不出,风雨中春天的气息有多少?鸣叫的大雁又整齐地向北归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頔,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了多次失意和困苦,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半生追求虚名而屡次失机的自叹,以及对官场冷暖、人际关系疏远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叹的口吻,抒发了作者对半生追求虚名而屡次失机的感慨。诗中“半纸虚名屡失机”一句,直接点出了作者的无奈和自嘲,而“六年憔悴北山薇”则进一步以北山采薇的艰苦生活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困苦。后两句通过对官场冷暖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最后两句以闭门不出、风雨中的春天和大雁北归的自然景象,寄托了作者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自叹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对自己半生追求虚名而屡次失机的自叹,以及对官场冷暖、人际关系疏远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半纸虚名屡失机”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嘲 C. 愤怒 D. 悲伤
“六年憔悴北山薇”中的“北山薇”比喻什么? A. 艰苦的生活 B. 高远的志向 C. 丰富的收获 D. 美好的回忆
诗中“云霄路近行囊涩”一句中的“行囊涩”比喻什么? A. 生活贫困 B. 志向高远 C. 人际关系疏远 D. 社会动荡
诗中“官冷位卑思补报,禄高责重慕轻肥”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官场的厌恶 B. 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C. 对补报社会的渴望 D. 对高官厚禄的羡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