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44
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
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在衡山的道士低吟着诗歌,伴随着清晨猿声和秋天的鹤鸣。
他自得其乐,陶醉于天真自然,从不想着追求名声。
一天,他偶然遇见了杨东山,诗声如潮水般传遍了四方。
东山的才华与诚斋的诗才相抗衡,手中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为了你,他翻越九渊,探寻骊龙珠;
为了你,他擘开沧海,钩起珊瑚枝。
在丰城的地下挖出龙泉和太阿的双剑,
在南山的雾中窥见了藏有豹纹的文章。
这些宝物想要隐藏却无处可藏,最终都被东山轻松取出。
从此,道人诗歌的价值大增,石廪和祝融在竞争中争辉。
难道你没有看到弥明石鼎的联句诗,千年后仍托名于韩退之。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惟道,号复古,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体现道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体现了道教文化与文人精神的融合。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与杨东山的相遇,展示了诗歌的魅力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道士的幽静和高雅,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幽吟”、“猿啼”、“鹤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反映了道士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热爱。
在与杨东山的邂逅中,诗人揭示了诗歌的力量和影响力。杨东山的才华被赞美,表现了对诗歌创作的尊重与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龙泉太阿双宝剑”和“隐豹文章皮”等意象,暗含着诗人对文化珍宝的珍视与追求,象征着诗歌的高贵与追求真理的精神。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诗歌艺术的崇敬与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诗人身份的认同。最终,诗人通过对道士与杨东山的描绘,传达了对诗歌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道士与杨东山的互动,探讨了诗歌的价值与人生态度,传达出对自然与真理的追求,强调了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东山”是指谁?
A. 一位道士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将军
D. 一位山民
诗中“九渊”象征什么?
A. 深邃的地方
B. 幽静的山谷
C. 道教的信仰
D. 诗人的内心
诗中哪一句表现了道士的超然态度?
A. 一心不作求名计
B. 与猿啼秋鹤唳
C. 翻九渊,探骊龙珠
D. 手腕中有万斛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