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54
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
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夸换战时衣。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
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
在苑墙东边,夕阳的余晖即将洒下,花丛间的兔子正在尽情享受丰腴的时光。
公子在早晨狩猎结束后欢喜地相遇,将军则夸耀自己换上了战斗时的衣服。
猎鹰翻飞着,华丽的翅膀在云中盘旋,带着金铃的猎犬在草地上奔跑。
等到四周的鸟儿都被射尽后,猎人们便骑马朝国门归去。
苑墙:指园林的围墙。
斜晖:夕阳的余晖。
傍苑穿花:在花丛旁边追逐。
公子:指贵族子弟。
夸换战时衣:指将军在狩猎后换上战斗时的服装,表示威风。
鹘:猎鹰,专门用于捕猎的鸟。
金铃:指猎犬脖子上挂的铃铛。
四郊高鸟尽:表示猎物已经捕尽。
本诗描绘了唐代贵族的狩猎活动,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生活情趣。狩猎不仅是获取食物的方式,更是一种展示身份和地位的活动。
作者介绍:韦庄,字子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6年,卒于910年,晚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以清丽见称,常描写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贵族多以狩猎作为休闲和显示权势的方式。
《观猎》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狩猎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贵族生活的奢华与闲适。诗的开头以“苑墙东畔欲斜晖”引出场景,夕阳的光辉洒在猎场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氛围。接着,通过“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夸换战时衣”描写了猎人的愉悦心情,表现出这种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诗中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意象,如“鹘翻锦翅云中落”,形象地描绘了猎鹰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力量。而“犬带金铃草上飞”则通过猎犬的欢快奔跑,进一步表现了狩猎的生动气息。
最后,“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一句总结了狩猎的目的与归程,体现出一种圆满的结束感。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唐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贵族生活的享乐与闲适,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狩猎文化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诗中“公子喜逢朝罢日”中的“公子”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