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2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20:32
原文展示:
青牛鞚罢驾茅龙,不用仙人九节筇。
此去关河分两界,当前霄汉插三峰。
平临极北星辰动,頫瞰终南雪霰封。
差喜此邦无佩犊,好禳旱魃事春农。
白话文翻译:
青牛停止了马车的行进,不需要仙人手中的九节竹杖。
此行将要跨越关河,面前的天空中三座山峰直插云霄。
我平视北方的星辰在移动,俯瞰终南山的雪霜封冻。
稍微欣喜的是这个地方没有佩戴的犊牛,希望能祈求旱魃的事物能帮助春天的农作。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青牛”、“仙人”均为道教文化中的元素,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信仰。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世俗与超凡的思考与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耀遹,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事的思考。其诗风常常融合了道教文化和自然哲学。
创作背景:
《从潼关至华阴西岳庙 其一》是在诗人游历过程中写成,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特定的地理位置让诗人产生了对关河、山峰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人世间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入手,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神秘力量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开篇描绘青牛与茅龙的意象,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神秘感。紧接着,诗人提出“此去关河分两界”,暗示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认同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视。
诗中描绘的三峰与星辰的对比,表达了人类渺小与大自然壮丽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敬畏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最后两句则转向世俗,透出一丝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对自然灾害的祈愿,使得整首诗在哲理与自然之间找到了平衡。通过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人展示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追求和谐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崇拜与对人世间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农业生活的关心与希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牛”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神秘力量
C. 农田的丰收
D. 乡土的温暖
诗中的“三峰”代表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个人的追求
C. 生命的艰辛
D. 未来的希望
“好禳旱魃事春农”中的“旱魃”指的是什么?
A. 农作物
B. 干旱之神
C. 人类的痛苦
D. 自然的馈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