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16
望湘人 其二 寄怀云间张带三同年
作者:梁清标 〔明代〕
怅雨来非旧,老去伤离,曲江朋侣凋谢。
沧海生尘,故人无恙,每共耆英邀社。
三泖烟横,九峰霞起,人娱清夏。
更乌衣子弟翩翩,不让机云声价。
早见名高洛下,执中原鞭弭,争衡董贾。
愧少不如人,头鬓雪霜惊乍。
何日结伴,听渔樵话。
遥忆山中多暇,把酒向唳鹤滩前,几度樽空灯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思念。作者感叹时光的流逝,昔日的雨水已不再,而随着年岁渐长,离别的伤感也愈发明显。在曲江的聚会中,朋友们已经凋落,沧海的尘埃中,老朋友们尚安好。每当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欢声笑语总是令人陶醉。
远处的三泖烟雾缭绕,九峰的霞光四射,清夏的时光令人愉悦。乌衣巷的子弟们翩翩而舞,声势不亚于机云的价格。早年我曾在洛阳声名显赫,如今却只能手握中原的鞭子,争与董贾相比。感到愧疚的是,自己始终不如他人,头发已有些白霜,惊觉岁月匆匆。
何时能与故友再聚一堂,听那渔夫和樵夫的闲聊?遥想山中悠闲的时光,把酒在唳鹤滩前,几度空杯灯灭的夜晚。
作者介绍
梁清标,字仲明,号青标,明代诗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任职于地方官员,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山水田园诗。此诗写于其晚年,正值岁月渐长,心中感慨万千,透露出对旧友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梁清标与张带三的同年,彼时友人相聚的日子已不再,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望湘人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内心情感的变化。开头的“怅雨来非旧”便引出了整首诗的情绪基调,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曲江朋侣凋谢”一句,体现了友人之间的疏离与失落,诗人似乎在回忆往日的欢聚,感叹聚散无常。而后面的“沧海生尘,故人无恙”则是对现实的一种安慰,尽管时光荏苒,但老朋友们仍然安好,仍可共聚欢谈。
诗中描绘的“三泖烟横,九峰霞起”展现了夏日的美景,诗人用这些景象来衬托内心的愉悦与宁静。尤其是乌衣子弟的描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暗示了一种对年轻人的羡慕和对自身地位的自省。
最后的“几度樽空灯灺”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失落,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景象与情感交融,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友谊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传达出一种人生无常、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聚会的场所?
A. 雨
B. 曲江
C. 樽
D. 乌衣子弟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中?
A. 三泖烟横,九峰霞起
B. 何日结伴,听渔樵话
C. 头鬓雪霜惊乍
D. 更乌衣子弟翩翩
“沧海生尘”的含义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朋友的离去
C. 时光的流逝
D. 年轻的活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