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0:02
望江南
作者:陈允平 〔宋代〕
烟漠漠,湖外绿杨堤。
满地落花春雨后,一帘飞絮夕阳西。
梁燕落香泥。
流水恨,和泪入桃蹊。
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
归思越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江南美景:烟雾缭绕,湖边绿柳成行。春雨过后,满地落花,夕阳西下,飞絮飘扬。燕子归巢,落在香泥上,流水带着恨意,泪水流入桃花小径。鹦鹉洲边的鹦鹉发出悲伤的叫声,杜鹃在树上啼鸣。归乡的思念愈加凄凉。
作者介绍:陈允平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词风格多样,注重抒情和意境的表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季,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伤感。
《望江南》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江南春景的柔美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诗中“烟漠漠,湖外绿杨堤”开篇即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吸引读者的注意,烟雾和绿色的柳堤交融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又朦胧的画面。接着“满地落花春雨后,一帘飞絮夕阳西”,诗人通过描绘落花和飞絮,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在情感的流露上,诗人用“流水恨,和泪入桃蹊”将流水与泪水相结合,象征着无法言喻的情感,流淌的水带走了多少思念与愁苦。最后两句“鹦鹉洲边鹦鹉恨,杜鹃枝上杜鹃啼”更是直接引入鸟鸣,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情感,鹦鹉与杜鹃的悲鸣似乎在回应诗人的思乡之情,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过往的感怀,传达了一种浓厚的乡愁与别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反映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杨”指的是哪种植物?
填空题:诗中“流水恨,和泪入桃____”中的空白应填入哪个字?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对冬天的怀念。(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