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6
拈针才又瞢腾睡,栽花尚嫌春早。
柳线频牵,蕉心细卷,写出伶俜年少。
新妆恰好。认朱晕玲珑,冁然含笑。
冀北辽西,此行安肯怯长道。
池塘谁咏碧草。鼠姑风正丽,苔绿如埽。
线帖停翻,琴囊软倚,不许天台寻到。
尘缘未了。只付与诗人,便除烦恼。
要觅良工,放翁添此老。
拈起针线,刚刚在梦中迷糊地睡着,栽花时却觉得春天来得太早。
柳条频频牵引,蕉心轻巧卷起,描绘出年轻时的孤独与烦恼。
新妆打扮刚好。看到她的红晕如珠,面带微笑,心情愉快。
从冀北到辽西,这样的旅程怎能畏惧漫长的道路?
池塘边,谁在吟唱青翠的草?微风轻拂,苔藓绿得如同扫帚。
线帖停住翻动,琴囊柔软地倚着,不让人寻到天台之上。
尘世的缘分尚未了结,只能交给诗人,借此来除去烦恼。
要寻找良工,放翁(陆游)在此添上这老年的情感。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受学于文人墨客,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女性美以及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多有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此诗创作于杨葆光的游历之时,因友人薛慰农的团扇而生发灵感,体现了对美人的欣赏与对春日的期待。诗中充满了对青春年少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开篇用“拈针”与“瞢腾睡”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懒散与不愿意早起的心态,紧接着“栽花尚嫌春早”则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与内心的矛盾。诗中多次提到的柳线和蕉心,象征了青春的柔美与脆弱,传达了作者对年少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新妆恰好”一句描绘了美人妆扮的美丽,传达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欣赏。而“冀北辽西,此行安肯怯长道”则表现了对旅途的豁达与勇敢,显示出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渗透了对人生、青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围绕青春、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美人的描写,折射出内心对生活的理解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柳线”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界的美丽
B. 青春的柔美与脆弱
C. 生活的琐碎
“冀北辽西”指的是哪个方向?
A. 南方
B. 西方
C. 北方
诗中提到的“尘缘”是什么的象征?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生活的烦恼与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