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42:07
采香吟老蘋洲绿,疏花细垂凉穗。
荇蔓分肥,芦根比瘦,添了横塘秋意。
铅华倦洗,怎未到飘零,自怜憔悴。
小立蜻蜓,冷烟红飐夕阳碎。
明明翠绡聚泪,短篷凝望处,离恨难寄。
怨碧江蓠,愁黄浦柳,一样飞蓬身世。
沙头岸尾,蘸几笔燕支,水村图里。
倒影鸥波,欲扶扶不起。
在老蘋洲上采香,吟唱着绿意的诗篇,稀疏的花儿轻轻垂下,带来一丝凉意。
水草丰盛,芦苇则显得瘦弱,增添了横塘的秋天情绪。
铅华洗去,怎奈何还未到飘零的时节,自怜自伤,显得憔悴。
小蜻蜓静静地停在一旁,寒烟轻轻飘动,夕阳的碎影在水中摇曳。
眼泪在翠绡上汇聚,短篷下凝望的地方,离愁难以寄托。
怨恨那碧绿的江蓠,愁苦那黄浦的柳树,都是飞蓬般的身世。
在沙头岸尾,轻轻蘸几笔燕支,描绘水乡的图景。
倒影与鸥波交错,想要扶起却无能为力。
作者介绍:项鸿祚,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融合了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常以水乡景致为背景,表达个人思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愁,抒发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忧伤。
《台城路三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愁苦。开头以“采香吟老蘋洲绿”描绘出一种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景象,似乎在引导读者走入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铅华倦洗”,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厌倦与对现实的无奈,进而转向对离别与愁苦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蜻蜓”、“夕阳”、“翠绡”等,均表现出一种轻盈与脆弱的美感。而“怨碧江蓠,愁黄浦柳”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尤其是在描绘“倒影鸥波”时,诗人用“欲扶扶不起”来体现一种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人生的种种无力感。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具有和谐美,词句之间的对仗与平仄交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愁怨与大自然的美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诗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铅华倦洗”意指:
A. 精力充沛
B. 对繁华的厌倦
C. 对生活的热爱
“小立蜻蜓”描绘的是:
A. 蜻蜓在飞舞
B. 蜻蜓静静停留
C. 蜻蜓在水中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台城路三首 其一》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