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6:04
送郭乂杂言
作者: 岑参 〔唐代〕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
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
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
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
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
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
中山明府待君来,须计行程及早回。
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青草在寒冬后刚刚发芽。博陵(郭乂的故乡)没有你的来信,我还没换上春装。由于对你不舍,我陪你上酒楼。初行时不要太早出发,先在霸桥头宿一晚。功名需要及时把握,岁月不能虚度。你年轻时已擅长诗歌,最近还在学习易经。什么时候能去东洛,早晚要渡过盟津。去年四月初,我在河朔(今河北一带)。曾经上过你家县北的楼,上面清晰可见恒岳。中山的明府在等你来,必须提前安排好行程。回到家后,要尽快找长安的使者,我会拆开你寄来的信。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弦,陕西人。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边塞风光,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朋友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岑参任职边疆期间,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功名的思考。春天的意象寓意着新的开始,而友人的远行则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送郭乂杂言》是一首兼具情感与哲理的诗作。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人生的转折与新的开始。开篇“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将季节的变化与友人的分别巧妙结合,暗示着人生中的离别与重聚。
其次,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关心。在“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一句中,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充满了不舍,这种情感在后续的劝诫中得以延续,强调了“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的人生哲学。岑参希望友人把握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此外,诗中丰富的地理意象,如“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向往,也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尾的“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离别的惜别之情,也是对人生理想的思考,结合自然与人情,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力量。
逐句解析:
地上青草出,经冬今始归。
博陵无近信,犹未换春衣。
怜汝不忍别,送汝上酒楼。
初行莫早发,且宿霸桥头。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早年已工诗,近日兼注易。
何时过东洛,早晚度盟津。
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
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县北楼,楼上分明见恒岳。
中山明府待君来,须计行程及早回。
到家速觅长安使,待汝书封我自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强调珍惜时光与把握机会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博陵”指的是哪里?
诗中“功名须及早”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希望友人在回家前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