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时间: 2025-05-07 10:15:41

诗句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5:41

原文展示: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薛能 〔唐代〕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诗人漫步山间,木屐留下的痕迹遍布小径,隔着溪流远远望见夕阳下的舂米景象。想起当年的诸葛亮,他究竟成就了什么大事呢?或许他更适合一生隐居,如同卧龙一般。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屐:登山时穿的木底鞋。
  • 踪:痕迹。
  • 夕阳舂:夕阳下的舂米景象,舂米是古代的一种粮食加工方式。
  •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卧龙:诸葛亮早年隐居时的称号,意指隐居的贤才。

典故解析: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以智谋和忠诚著称,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后世尊为贤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可能作于诗人游历嘉州(今四川乐山)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人游历嘉州后溪,见景生情,联想到历史上的诸葛亮,感慨其虽有大才,但或许更适合隐居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小径和夕阳下的舂米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以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一句,既是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体现了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山屐经过满径踪”,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的情景,木屐留下的痕迹遍布小径,显示出诗人的游历之迹。
  • 次句“隔溪遥见夕阳舂”,诗人隔着溪流远远望见夕阳下的舂米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 后两句“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诗人借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借景抒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 典故运用:借用诸葛亮的典故,增强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屐:象征着诗人的游历和探索。
  • 夕阳舂:象征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古朴的氛围。
  • 卧龙:象征着隐居的贤才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卧龙”指的是谁? A. 诸葛亮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功名利禄 B. 隐逸生活 C. 战争生活 D. 都市生活

  3. 诗中的“夕阳舂”象征着什么? A. 繁忙的都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激烈的战争场面 D. 热闹的市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通过对诸葛亮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薛能此诗与杜甫的《蜀相》相比,虽然都涉及诸葛亮,但薛能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可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南乡子 其三 春情 南乡子 冬夜即事 南乡子 南乡子 送春 南乡子 南乡子 忆颍尾樱桃牡丹之盛,追写前游,因悼蒲庵、考功各一首 其二 南乡子 题家大人清可亭论诗图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 游祁县乔家大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矜不盈 前合后仰 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图书府 周驰 驰魂宕魄 京蚨 彑字旁的字 焚香膜拜 结草之固 西字头的字 论道经邦 营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