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26:29
虞美人·题倪耘劬司马花阴寻梦图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紫藤棚下霏香雨。
人在花深处。
梦魂如水一痕消。
不信人间真有可怜宵。
寻思细细檀心印。
空把银蟾认。
为谁唤起旧时情。
只是红墙遮不住箫声。
在紫藤架下,细雨轻洒,香气四溢。
人身处花的深处,
梦的痕迹如水般悄然消散。
不相信人间真的会有可怜的夜晚。
细细思索,仿佛在寻找心中那印记。
空自把月亮的光辉当作旧情的寄托。
为了谁又唤醒了往日的情怀?
只可惜红墙挡不住那悠扬的箫声。
此诗中提到的“银蟾”指的是月亮,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用以表达思念或寄情。红墙则多用来象征阻隔与隐秘,暗示着情感的无法自由展现。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潘飞声,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墨客注重情感与自然结合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花雨的描绘,表达内心对往昔情感与现实时光的感慨。
此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充满韵味的画面:紫藤架下,细雨飘洒,香气弥漫,人在花丛之中,内心的思绪如梦般轻盈。诗中通过“梦魂如水”的意象,将梦与现实的失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不信人间真的有可怜的夜晚,似乎在质疑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悲伤,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惆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
在对往昔的回忆中,诗人寻思着那细细的檀心印,这不仅是对昔日情感的追忆,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只是红墙遮不住箫声”,既显示了对情感的强烈渴望,也是对生活中种种阻碍的无奈与反思。整体而言,诗歌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合了深厚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情感,探讨了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梦魂如水”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只可惜红墙遮不住箫声”中的“红墙”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