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6:00
成败非儒孰可量,
儒生何指指萧王。
萧王得众能宽裕,
吴汉归来帝业昌。
这首诗表达了成败并非儒家所能衡量的,儒生又凭什么去指责萧王。萧王能够得到众人的支持,得以宽裕地治理国家,而吴汉归来后,帝业更加兴盛。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革和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兴衰来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理想政权的向往。
这首诗以汉光武帝刘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成败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儒生的质疑,暗示了儒家思想在现实政治中的局限性,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第一句“成败非儒孰可量”直接指出了儒生对历史成败的评判并不公正,接着通过对萧王的描述,表现出他所拥有的广泛支持和治国能力,暗示领导者的成就有赖于民心的归附。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吴汉复兴后,国家的繁荣昌盛,表现出对光武帝的肯定。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情感真挚,富有哲思,展示了历史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成败的反思,表现出对儒家思想局限性的批判,赞美了光武帝的治国才能,强调了民心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成败非儒孰可量”中的“儒”指的是:
A. 儒家思想
B. 儒生
C. 儒家经典
D. 儒家文化
诗中提到的“萧王”是指: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刘彻
“吴汉归来帝业昌”中的“帝业”指的是:
A. 个人成就
B. 国家兴盛
C. 文化传承
D. 家族荣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