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19
蛙鸣堪笑问官私,更劝饥人食肉糜。
蒙昧万机犹妇女,寇戎安得不纷披。
这首诗用蛙鸣的声音来嘲笑那些问政的人,更劝导饥饿的人去吃肉糜。面对万般愚昧的事务仍如同妇女一般,外敌入侵,怎么能不让人心烦意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蒙昧”与“妇女”结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和对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历史上,女性常常被视为无知和不具备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与批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乱之时,政治腐败,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蛙鸣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饥民的同情。
《晋门》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直白的言辞,揭示了官员对民生的漠视和外敌入侵的严峻形势。诗的开头以“蛙鸣”作引,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声音,似乎在嘲讽那些沉迷于官场私事而不关心民生的官员。接着,诗人提到“饥人食肉糜”,进一步突显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困境。肉糜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象征着民众的苦难和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将“蒙昧万机犹妇女”与外敌入侵相结合,表达了对社会愚昧和动荡的深刻批判。在诗人的笔下,外敌的侵扰与社会的愚昧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局面。全诗以清晰的逻辑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与对民众苦难的深刻同情,揭示了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之间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蛙鸣堪笑问官私”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官员的赞美
B. 对官员冷漠的嘲讽
C. 对蛙鸣的喜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饥人食肉糜”中的“肉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美味的食物
B. 一种简陋的食物
C. 一种蔬菜
D. 一种甜点
诗中提到的“蒙昧”主要指代什么?
A. 知识的缺乏
B. 女性的无知
C. 对外敌的无知
D. 对社会的无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但杜甫的情感更加沉痛,而周昙的《晋门》则以嘲讽和批判的形式揭示问题,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