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姜学在归吴门

《送姜学在归吴门》

时间: 2025-07-30 04:11:08

诗句

午桥雨过杜鹃啼,归客扁舟发宛溪。

下濑薰风吹去棹,到家绿树遍长堤。

伯兄稚子经年别,画舸名园几处题。

难忘敬亭山下路,清秋迟尔共扶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1:08

原文展示:

送姜学在归吴门
午桥雨过杜鹃啼,
归客扁舟发宛溪。
下濑薰风吹去棹,
到家绿树遍长堤。
伯兄稚子经年别,
画舸名园几处题。
难忘敬亭山下路,
清秋迟尔共扶藜。

白话文翻译:

在午桥上,雨过之后,杜鹃在啼叫,
归来的客人乘着小舟从宛溪出发。
在下游的河岸,薰风吹拂着划桨的动作,
回到家时,长堤两旁绿树成荫。
伯兄和小侄子已经分别多年,
在画舸和名园中留下了几处题字。
难以忘怀的是敬亭山下的那条路,
在清秋时节,与你共扶藜杖慢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午桥:指正午时分的桥。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叫。
  • 扁舟:小船。
  • 濑:水流急的地方。
  • 薰风:温暖的风。
  • 棹:划船时使用的桨。
  • 伯兄:指兄长。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画舸:绘有装饰的小船。
  • 名园:著名的园林。
  • 敬亭山:指敬亭山,是一个风景名胜。
  • 扶藜:用手扶着藜杖,表示年老或身体不便。

典故解析:

  • 杜鹃啼鸣常被视为哀怨的象征,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常被提及,象征着诗人的怀念与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文鼎(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榕,号竹山,福建人。梅文鼎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文鼎送别朋友姜学在之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离别时的惆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反映了清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一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貌和诗人对友人深切的祝福。开头两句“午桥雨过杜鹃啼,归客扁舟发宛溪”,以“雨”和“杜鹃”的意象引入,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忧伤的氛围,杜鹃的啼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下濑薰风吹去棹,到家绿树遍长堤”,描绘了归途的宁静与美好,河岸边绿树成荫,构建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家园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后半部分则透露出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伯兄稚子经年别,画舸名园几处题”,这句将离别的痛苦与对往昔美好回忆相结合,表现出人际间深厚的情感。最后两句“难忘敬亭山下路,清秋迟尔共扶藜”则是对友人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温情与希望。整首诗在细致入微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人情味,体现了梅文鼎的文人情怀和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桥雨过杜鹃啼”:正午时分,桥上雨停,杜鹃在啼叫,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气氛。
  • “归客扁舟发宛溪”:归来的客人乘坐小舟从宛溪出发,暗示离别与回归。
  • “下濑薰风吹去棹”:在河流的下游,温暖的风吹动着船桨,传达一种轻松的归家情景。
  • “到家绿树遍长堤”:回到家时,长堤两旁绿树成荫,体现家乡的美丽与温馨。
  • “伯兄稚子经年别”:长时间未见的亲人,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
  • “画舸名园几处题”:在小船和名园中留下的题字,表明了美好的回忆。
  • “难忘敬亭山下路”:难以忘怀的敬亭山下的路,传达出对故乡的眷恋。
  • “清秋迟尔共扶藜”:在清秋的季节,与友人一同慢慢前行,象征着友情的长久。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的啼叫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使其生动有情,更易引发共鸣。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归乡的愉悦与对亲友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情感的珍视,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希望。
  • 杜鹃:常被视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象征着行旅与归宿。
  • 绿树:象征着生机与温暖的家园。
  • 敬亭山:象征着故乡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鹃”在古诗中通常象征什么? A. 喜悦
    B. 离别
    C. 富贵
    D. 冷漠

  2. “午桥雨过杜鹃啼”中的“午桥”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夜晚

  3. 诗中“伯兄稚子”的意思是什么? A. 兄长和年幼的孩子
    B. 朋友和长辈
    C. 同龄人
    D. 远方的亲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梅文鼎的《送姜学在归吴门》都表现了离别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情壮志,而梅文鼎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人情温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梅文鼎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四 句 其三 句 其二 句 其一 草堂 点绛唇 鹧鸪天 其一 临江仙 其一 席上赠张建康 如梦令 雪中作 赠邑令章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诬执 打击报复 横三竖四 拓开 包含血的词语有哪些 心腹之交 旡字旁的字 毁谮 虫字旁的字 有身子 宝盖头的字 百身莫赎 禽息鸟视 干字旁的字 鸦轧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