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1:50
《九日壁墩和杜牧之韵 其一》
近野高林鸟倦飞,
远村烟火隔川微。
随风霜叶飘还堕,
映水岩云静自归。
浊酒登台怜子美,
澄江如练忆玄晖。
何人早出樊笼外,
千仞冈头独振衣。
在近处的野外,高大的树林中,鸟儿飞累了;远方的村庄,炊烟袅袅,与河流隔得很远。随着风,霜打的树叶轻轻飘落,又归于大地;映照在水面上的岩石与云彩,静静地回归自然。举杯浊酒,登上高台,感慨子美(指李白的诗)之美;澄清的江水如同绸缎,勾起我对玄晖(指王维的诗)的思念。谁能早早地走出樊笼,站在千仞高的山冈上,独自飘逸地振动衣袍呢?
贺一弘(?—?),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其生活和创作的明确记载不多,但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本诗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心中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鸟儿的倦怠和远村的烟火,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随风霜叶飘还堕”描写了秋天的萧瑟,霜打的叶子随风飘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映水岩云静自归”则展现了一种归隐自然的理念,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后半部分,诗人以“浊酒登台怜子美”表达了对李白作品的欣赏和感慨,似乎想要借酒消愁,回忆往事。最后的“何人早出樊笼外,千仞冈头独振衣”则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质问谁能脱离世俗的束缚,站在高处俯瞰全局。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为整首诗增添了深刻的哲理性。
整首诗以秋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子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千仞冈头独振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依恋
B. 对自由的向往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名利的追求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传达对自然的敬畏?
A. 霜叶
B. 高林
C. 江水
D. 烟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