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赵王游仙诗

《奉和赵王游仙诗》

时间: 2025-05-03 21:25:31

诗句

藏山还采药。

有道得从师。

京兆陈安世。

成都李意期。

玉京传相鹤。

太乙授飞龟。

白石香新芋。

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镜。

樵客值围棊。

石纹如碎锦。

藤苗似乱丝。

蓬莱在何处。

汉后欲遥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31

原文展示:

奉和赵王游仙诗 庾信 〔南北朝〕

藏山还采药。有道得从师。 京兆陈安世。成都李意期。 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 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镜。樵客值围棊。 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 蓬莱在何处。汉后欲遥祠。

白话文翻译:

在隐秘的山中采集药材,有道之人得以跟随师傅学习。 京兆的陈安世,成都的李意期。 玉京山传来了鹤的相鸣,太乙山授予了飞龟的技艺。 白石上香气扑鼻的新芋,青泥中美味成熟的灵芝。 山中的精灵遇到了照镜,砍柴的客人碰上了围棋。 石头的纹理如同碎裂的锦缎,藤蔓的苗条似乱丝。 蓬莱仙岛在哪里?汉朝之后的人们渴望遥远的祭祀。

注释:

字词注释:

  • 藏山:隐秘的山中。
  • 采药:采集药材。
  • 有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 从师:跟随师傅学习。
  • 京兆:古代地名,今陕西西安一带。
  • 陈安世:人名,具体不详。
  • 成都:古代地名,今四川成都。
  • 李意期:人名,具体不详。
  • 玉京:传说中的仙山。
  • 传相鹤:鹤的相鸣相传。
  • 太乙:传说中的仙山。
  • 授飞龟:传授飞龟的技艺。
  • 白石:白色的石头。
  • 香新芋:香气扑鼻的新鲜芋头。
  • 青泥:青色的泥土。
  • 美熟芝:美味成熟的灵芝。
  • 山精:山中的精灵。
  • 照镜:照镜子。
  • 樵客:砍柴的客人。
  • 围棊:围棋。
  • 石纹:石头的纹理。
  • 碎锦:碎裂的锦缎。
  • 藤苗:藤蔓的苗条。
  • 乱丝:乱丝线。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汉后:汉朝之后。
  • 欲遥祠:渴望遥远的祭祀。

典故解析:

  • 陈安世、李意期:可能是当时有名的道士或仙人,具体典故不详。
  • 玉京、太乙:传说中的仙山,常出现在道教和仙侠文学中。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常出现在关于神仙和长生不老的传说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庾信应赵王之邀所作的游仙诗,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赞美。

创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道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对仙境和长生不老有着浓厚的兴趣。庾信此诗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赵王之邀,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道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氛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体现了当时文人对道教文化的浓厚兴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藏山还采药。有道得从师。”:在隐秘的山中采集药材,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得以跟随师傅学习。
  2. “京兆陈安世。成都李意期。”:京兆的陈安世,成都的李意期,可能是当时有名的道士或仙人。
  3. “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玉京山传来了鹤的相鸣,太乙山授予了飞龟的技艺,运用了仙山的典故。
  4. “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白石上香气扑鼻的新芋,青泥中美味成熟的灵芝,描绘了仙境中的美食。
  5. “山精逢照镜。樵客值围棊。”:山中的精灵遇到了照镜,砍柴的客人碰上了围棋,描绘了仙境中的奇遇。
  6. “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石头的纹理如同碎裂的锦缎,藤蔓的苗条似乱丝,运用了比喻手法。
  7. “蓬莱在何处。汉后欲遥祠。”:蓬莱仙岛在哪里?汉朝之后的人们渴望遥远的祭祀,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典故:如“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运用了仙山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赞美。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京、太乙: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神秘和美丽。
  • 鹤、飞龟:象征着长寿和仙境。
  • 白石、青泥:象征着仙境中的美食。
  • 山精、樵客:象征着仙境中的奇遇。
  • 石纹、藤苗:象征着仙境中的自然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京”和“太乙”是: A. 地名 B. 仙山 C. 人名 D. 植物名
  2. 诗中的“陈安世”和“李意期”可能是: A. 道士 B. 诗人 C. 官员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蓬莱”是: A. 地名 B. 仙岛 C. 山名 D. 河流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庾信此诗与李白的游仙诗相比,都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但庾信的诗更加注重对道教文化的赞美,而李白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庾信诗集》:收录了庾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道教文化》:了解道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相关查询

洞庭 鼎建金釜仙山灵泉古观碑 登金山 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 成都施氏园海棠方盛时觅酒径醉二月九日 长生观 岑公洞 赤嵌夕照 观潮 独醒午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排邻 死重泰山 单人旁的字 燕雀处帷幄 慧骨 宣惠 包含丈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百锻千炼 方字旁的字 升踰 铁杠 羽字旁的字 从一以终 宽洪大度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