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阿宜

《杂咏一百首·阿宜》

时间: 2025-05-03 21:40:09

诗句

牧有谆谆诲,宜无赫赫声。

假令如叔父,一世得狂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0:09

原文展示:

牧有谆谆诲,宜无赫赫声。假令如叔父,一世得狂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牧师对弟子的教诲应当是细致入微的,不应张扬声势。如果人如同叔父那样,一生只获得狂妄的名声。

注释:

  • 谆谆:形容言辞恳切、细致。指的是对人的教导或劝诫。
  • 赫赫:形容声势浩大、显赫。这里指的是张扬的名声或表现。
  • 叔父:指的是亲戚中年长的男性,通常是父亲的弟弟。
  • 狂名:指的是不实或夸大的名声,带有贬义。

典故解析:

“叔父”一词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家族的辈分和道德责任相联系。历史上,不少文人以家族的声誉和道德为重,强调个人应当谦虚谨慎,避免追求虚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鸥,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刚健,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强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教育和名声的思考,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教育和名声的看法。开篇提到“牧有谆谆诲”,突出了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强调了教诲应该是细致入微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接下来的“宜无赫赫声”则表达了对张扬名声的否定,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低调、谦逊。最后一句“假令如叔父,一世得狂名”,则是通过比较,揭示了追求虚名的荒谬与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意蕴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牧有谆谆诲”:教导者(牧者)应该有细致的教诲。
    2. “宜无赫赫声”:不应有显赫的声势。
    3. “假令如叔父”:如果像叔父那样。
    4. “一世得狂名”:一生只得到狂妄的名声。
  •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谆谆诲”与“赫赫声”的对比,强调了教育与名声之间的矛盾。用“叔父”作为典型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在于强调教育的本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警惕追求浮华名声的危险。通过谦逊和真实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值得尊重的声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教育者和引导者,代表道德与责任。
  • 赫赫声:象征着浮夸和虚荣,代表社会的浮躁风气。
  • 叔父:象征着家族和传统,强调道德与名声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牧”指代什么? A. 教导者
    B. 牧羊人
    C. 农民

  2. “赫赫声”的含义是什么? A. 微弱的声音
    B. 显赫的名声
    C. 无声

  3. 诗中提到的“狂名”是指什么? A. 正直的名声
    B. 夸大的名声
    C. 普通的名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强调隐逸与自然的生活哲学。
  • 王维的《鹿柴》:体现了隐居的理想与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阿宜》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行比较,前者强调了教育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前途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对浮华与实质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张夏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送贾三北游 送乔判官赴福州 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 昭阳曲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赠秦系 过郑山人所居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寒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破天惊 天堑长江 蜻蜓点水 炫异争奇 包含番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九原之下 西沙自卫反击战 海港 血字旁的字 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摩天 黹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以水投石 锦绣前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