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田舍即事十首

《田舍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7-27 22:49:27

诗句

去年赢粟尚储瓶,又见新秧蘸水青。

野老逢人说惭愧,长官清白社公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9:27

原文展示:

田舍即事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去年赢粟尚储瓶,又见新秧蘸水青。
野老逢人说惭愧,长官清白社公灵。

白话文翻译:

去年收获的粮食还存放在瓶子里,而今年新种的秧苗已经在水中浸泡得青翠欲滴。乡里的老人遇到人时总是说自己感到惭愧,长官的为人清白,社公的灵魂也显得高洁。

注释:

  • 赢粟:指收获的粮食,尤其是稻米。
  • 储瓶:指储存粮食的容器。
  • 新秧:新种的稻秧。
  • 蘸水青:形容稻秧在水中生长得很茂盛。
  • 野老:乡村的老人,表示当地人。
  • 逢人:遇到人,和人交谈。
  • 惭愧:感到羞愧、不敢抬头。
  • 长官:指地方官员,负责治理地方事务。
  • 社公:社神,地方的保护神。

典故解析:

本诗未特别引用历史典故,但“长官清白”和“社公灵”体现了对地方官员和社神的尊重,反映了作者对清白政治的期盼及对乡村传统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俊,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乡村生活,反映了对田园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刘克庄的诗歌语言自然、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田舍即事十首》是刘克庄在农村生活时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反映了农村的自然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田地状况,展现了农民的辛勤耕作与自然的循环,更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安宁与富饶。接下来,诗人提到乡村老人感到惭愧,这一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或许是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老人对自己的道德标准有更高的要求。最后一句“长官清白社公灵”则是对清白政治的期望,反映了人们对地方治理的向往和对良心的呼唤。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仅是描绘了田园的美丽,更通过这些场景反映出社会道德与人情的深刻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赢粟尚储瓶”:描写了去年丰收的粮食还存放在瓶里,表现出农民的辛勤与丰收。
  2. “又见新秧蘸水青”:新种的稻秧在水中生长,描绘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3. “野老逢人说惭愧”:乡村的老人遇人时说自己感到惭愧,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4. “长官清白社公灵”:表达了对清白政治的期盼,寄托了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比,如“去年”与“又见”,形成时间的对照。
  • 象征:新秧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粮食则象征着富饶与安定。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及对清白政治的期望。

意象分析:

  • 粮食:象征着丰收和安定的生活。
  • 新秧: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未来的生机。
  • 野老:象征着乡村的传统与智慧。
  • 长官:象征着社会治理的公平与正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去年赢粟尚储瓶”中“赢粟”指的是什么? A. 去年的收入
    B. 去年的粮食
    C. 去年的支出

  2. 诗中提到“长官清白”,这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个人利益
    B. 社会公正
    C. 自然环境

  3. “新秧蘸水青”中的“蘸水青”形容的是? A. 田地干旱
    B. 秧苗茂盛
    C. 水源充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陆游:刘克庄更关注自然与人情,而陆游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
  • 刘克庄王维: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具哲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 次韵虞万州沧江海棠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张大著以韩持国绿樽红妓事再和见戏复次韵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 上已领客 和虞永康美功堂诗 赴遂宁进士期集即席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佞辩 几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以患为利 十万火速 寓意深长 癶字旁的字 耀威 先发制人 贞诚 贪欢逐乐 包含箬的词语有哪些 百源学派 涌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