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8:54
探幽余兴共徘徊,不惜芒鞋踏碧苔。
石窭水撞松杉碎,山头风截雨声回。
路从当日来时转,花是何人去后栽。
绿渐成阴春渐老,懒随刘阮梦天台。
在幽静的山中游玩,我和友人徘徊不去,
不怕穿着草鞋踏上青绿的苔藓。
溪水撞击石窟,松树和杉树的声音碎裂,
山顶的风将雨声截断,回荡在耳边。
路是从那天走来的,再次转回,
那些花是谁在我离开后种下的呢?
绿意渐浓,春天逐渐老去,
我懒得再去追随刘阮的梦,去天台游玩。
王殊洽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多描绘山水和隐逸生活,体现出优雅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览少林寺的过程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生活的思考。
《少林散步》描绘了诗人游历少林寺时的所见所闻,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意象鲜活,展现了诗人徘徊在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在。开篇以“探幽”引入,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游览的兴致。紧接着,不惜穿着芒鞋踏上碧苔,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石窭水撞松杉碎”,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水流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与松杉树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交响曲。而“山头风截雨声回”,更是通过风与雨的互动,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气氛,仿佛可以听到自然的低语。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内心的反思,路是从当日走来的,再次回首,似乎在追忆曾经的点滴。“花是何人去后栽”,诗人不禁思考,过去的美好是否还能再现。最后两句,诗人懒于追逐理想的境地,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与洒脱。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深具哲理。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风截雨声回”赋予自然以生命,展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与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着什么?
“花是何人去后栽”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