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3:51
再题浯溪
作者: 卢察 〔宋代〕
逆孽滔天乱大伦,
忠邪淆杂竟何分。
欲知二圣巍巍力,
止在浯溪一首文。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混乱的局面,忠与邪的界限变得模糊,令人难以分辨。若想了解真正的圣人之道与伟大的力量,则只需在浯溪的这一首诗中寻找答案。
作者介绍:卢察,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见解为主,诗风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诗作出现在一个道德混乱的时代,国家动荡不安,社会伦理受到冲击。诗人试图通过对浯溪的描写,表达对理想道德的渴望与追求。
《再题浯溪》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矛盾与混乱。诗的前两句以强烈的情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使用“逆孽滔天”这一极具冲击力的词汇,传达出对社会混乱的强烈不满和忧虑。接下来的“忠邪淆杂竟何分”,则表明了忠诚与邪恶之间的界限已不再明显,反映出人们在道德选择上的困惑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于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提及“二圣”的伟力,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最后一句“止在浯溪一首文”则是诗人自信的宣言,认为这首诗能够传递出真正的道德力量,浯溪象征着净化与思考的场所,暗示着在世俗的纷扰中寻找真理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理想道德的缺失,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深切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与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圣”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诗中“忠邪淆杂”的意思是什么?
“止在浯溪一首文”中的“浯溪”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