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2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26:05
武昌公庙大江头,
门掩松花一径幽。
宋业欲亡和议起,
郾城初捷羽书愁。
苔碑有恨山云寂,
石马无声烟水秋。
梦断黄龙何日底,
天南钟鼓思悠悠。
在武昌的公庙旁,大江边上,
庙门紧闭,松花飘落的小径幽静无声。
宋朝的江山快要灭亡,和平的议和即将举行,
郾城刚刚取得胜利,心中却满是忧愁。
苔藓覆盖的碑石承载着无尽的怨恨,山间的云朵显得寂静,
石雕的马儿无声地立在秋水之中。
我在梦中断裂,黄龙何时才能再现?
南天的钟鼓声传来,思绪却是如此悠远。
樊起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故国的忧虑。
诗作创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怀念宋朝的辉煌,寓意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岳王庙》是樊起龙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忧国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武昌岳王庙的静谧景象,引发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开篇以“武昌公庙大江头”引入,描绘出江水浩荡与庙宇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孤寂。
诗人在“宋业欲亡和议起”中,提到宋朝快要灭亡的命运,让人感受到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接着“郾城初捷羽书愁”,则体现了战斗胜利后,心中却难以释怀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如“苔碑有恨山云寂”,更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心中郁结的情绪。
结尾处,“梦断黄龙何日底,天南钟鼓思悠悠”,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钟鼓声响起却又让人感到思绪缭绕,仿佛历史的悲壮无法抹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沉思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岳王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武昌公庙”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
“黄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苔碑有恨山云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以上内容为《岳王庙》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此诗的深刻内涵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