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雪

《残雪》

时间: 2025-07-27 08:09:26

诗句

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

何谿背林处,犹覆定僧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9:26

原文展示:

残雪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
何谿背林处,犹覆定僧庵。

白话文翻译:

残雪在冷桂树上微微停留,山峰的顶端不再笼罩迷雾。
在那条背靠树林的溪水旁,依然覆盖着宁静的僧人庵舍。

注释:

字词注释:

  • :桂树,常用作香气的象征。
  • :形容气候寒冷,也可指物体的状态。
  • 微停:稍微停留,形容雪没有完全融化。
  • :白色,指雪的颜色。
  • :山间的雾气或云气。
  • 何谿:何处的溪水。
  • 背林处:靠背树林的地方。
  • 犹覆:仍然覆盖。
  • 定僧庵:宁静的僧人庵舍。

典故解析: “僧庵”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静谧与修道的生活。在此诗中,僧庵的存在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显得格外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08年-约765年),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的美景。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初春时节,残雪犹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残雪》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春的自然景象,透过“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将残雪的清冷与山峰的清晰相对比,表现了春季的来临与冬季的渐去。诗人用“何谿背林处,犹覆定僧庵”进一步延展了意境,溪水旁的僧庵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安详,突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概括了初春的美好与静谧,给人一种心灵的舒适感。诗中的意象既有清新的自然景象,又有隐秘的禅意,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冷微停素:描绘桂树上残雪的情景,冷意渗透,雪花轻轻停留,表达了冬的余韵。
  2. 峰干不遍岚:山峰清晰可见,没有了缭绕的云雾,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春天。
  3. 何谿背林处:引导读者关注溪水与树林的关系,暗示静谧的环境。
  4. 犹覆定僧庵:僧庵仍然笼罩在雪中,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体现出人迹罕至的清幽。

修辞手法:

  • 对比:残雪与无云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春天的到来。
  • 意象:桂树、残雪、溪水、僧庵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残雪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清雅。
  • 残雪:代表冬季的最后一抹痕迹。
  • 峰干:体现自然的壮丽与清晰。
  • 溪水:象征生命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冷微停素”的意思是什么? A. 桂树上的雪很厚
    B. 桂树上的残雪轻轻停留
    C. 桂树没有雪

  2. 诗人提到的“定僧庵”主要传达了什么意境? A. 喧嚣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残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龟蒙更注重季节变化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契合。两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一剪梅 一剪梅 秋感 一剪梅 春夜感别 一剪梅 观并头莲 一剪梅 圆明园 一剪梅 赠匏溪和尚 一剪梅·和胡修来 一剪梅 前题 一剪梅 前题 一剪梅 其二 北岩寺酒阑书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台市骏 玉钱 寸字旁的字 豆剖瓜分 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军暴骨 金字旁的字 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度日如岁 方祇 匏斗 折文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鼓衰气竭 一寸山河一寸金 样样俱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