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3:57
我无卮茜等通侯,不作多田望蓐收。
松菊漫成三径梦,烟蓑已失五湖秋。
我没有如卮茜那样的官职,不追求丰收的田地。
松树与菊花在我心中化作三条小径的梦,
而那烟雾笼罩的蓑衣已经失去了五湖的秋色。
作者介绍:洪适,字仲明,号澹庵,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洪适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的喜爱。诗中描绘的意象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开头两句,诗人直言自己没有高官厚禄,并不追求丰收的田地,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无所谓与不屑。这种态度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洒脱。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松树和菊花,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这自然的景象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松菊常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它们在诗人心中化作三条小径的梦,暗示着他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一句提到“烟蓑已失五湖秋”,则通过烟雾笼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人生的变幻与无常。诗人的蓑衣虽在,但已失去往日的五湖秋色,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展现了洪适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以及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展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贪婪
D. 忽视
“松菊漫成三径梦”中的“三径”主要象征:
A. 现实生活
B. 心灵的归宿
C. 物质财富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