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4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2:37
谒朱夫子祠
作者:林天瑞 〔宋代〕
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
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
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
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朱子(朱熹)的崇敬与对人世间迷茫的感慨。诗中认为,尽管天上有明亮的月亮,但人间却常常显得昏暗无光。山的颜色无所谓古今,山谷中的云气也总是在变化。微妙的道理谁能解说清楚?那些深刻的哲理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万树在秋风中显得苍老,朱子的道理一直受到尊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天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儒家学说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谒朱熹祠时,反映了他对朱子学说的敬仰及对当世人心迷惑的感慨,表现出对真理与智慧的追寻。
这首《谒朱夫子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哲理的探讨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天下有明月,人世苦昏昏”,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外在世界的光明与人内心的迷茫。接着提到“山色无今古,谷云常吐吞”,表现了自然的恒常与人世的变化。诗人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出人生哲理的深邃与复杂。
在“微言谁与析,妙理独难论”中,诗人将深奥的道理与世俗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万树秋风老,先生道自尊”则将对朱熹的崇敬推向高潮,强调了即使世事变迁,朱子的道理依然受到尊重。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与哲理,展现出诗人心灵的深度与对真理的渴求,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朱熹的崇敬,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揭示出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A. 黑暗
B. 真理与智慧
C. 时间
诗人对朱熹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怀疑
“万树秋风老”的意思是?
A. 秋风中树木长得更茂盛
B. 秋风使树木变老
C. 树木与秋风无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