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1:45
别行简(时行简辟卢坦剑南东川府)
白居易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
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
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
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
在朦胧的病眼中看到花朵,星星般的白发使我愁苦。
筋骨已然衰弱,形体和影子却依然分离。
从梓州到这里有二千里,剑门的气候在五六月份非常炎热。
难道这只是远行时的景象吗?火焰般的云彩让栈道更加炙热。
何必说我手巾上的泪水,其实是心中流出的血。
想到这些,我希望早日归来,不要再经历漫长的分别。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生活化的语言和清晰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倡导平民意识,亦有“诗仙”之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在外地与亲友分别的痛苦心情。诗中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深刻体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思乡情绪。
白居易的《别行简》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愁苦,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挚而动人。诗的开头,作者用“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鬓雪”描写了因病痛和忧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一种无力和悲伤的状态。接着,通过“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的虚弱和与亲友的离别,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使用了“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的地理描写,增强了诗的现实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随后的“岂是远行时,火云烧栈热”则通过火云的炎热来比喻远行的艰辛,表现了作者对目前境遇的无奈与苦楚。
最后,诗人以“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表达了无以言表的悲伤,既有对离别的痛苦,也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末的“念此早归来,莫作经年别”则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白居易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辛酸和思念的深邃,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及对归乡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别行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何言巾上泪,乃是肠中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剑门”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