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9:18
原文展示:
丁丑岁与德载相别辛巳复会于颍相视而叹仍蒙 张耒 〔宋代〕
重入修门一见春,衰容仍是卧漳滨。 归来未解累囚服,挥去真同下坂轮。 痛饮久无连夜醉,白头何啭二毛新。
白话文翻译:
再次进入京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我的容颜已显衰老,仍像躺在漳河边一样。 回来后仍未摆脱囚犯般的束缚,挥手告别时,真如同从斜坡上滚下的车轮。 长时间没有痛快地饮酒,连夜的醉意也久违了,白发如同新生的二毛般显眼。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辛巳年(1101年),张耒在丁丑年(1097年)与友人德载分别后,再次在颍州相遇。诗中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重逢的喜悦与时光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重入修门一见春”描绘了重逢的喜悦,而“衰容仍是卧漳滨”则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后两句通过对饮酒和白发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重逢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重逢的喜悦和衰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修门”指的是什么? A. 京城 B. 隐居之地 C. 困顿之地 D. 离别之地
“累囚服”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束缚 B. 自由 C. 喜悦 D. 重逢
“下坂轮”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离别 B. 重逢 C. 喜悦 D. 束缚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