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1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11:19
归乌曲
作者:曹秉哲
天涯一只惊霜乌,
欲归望远心踟躇。
踟躇不归问何意,
答言恐负高飞志。
高飞壮志难遽酬,
可怜倦翮无时休。
不如株守故林侣,
饮啄翱翔得自主。
吁嗟乎!乌不归兮栖何之?
乌竟归兮哺何资?
将归未归两难决,
愁煞斜阳欲暮时。
暮景人间容易变,
及时归去乌莫恋,
巢中老乌泪如霰。
在天涯的某处,有只惊慌失措的乌鸦,
它想要回家,但又在远方犹豫不决。
犹豫不决的原因是什么呢?
它回答说,害怕辜负了高飞的理想。
高飞的壮志难以迅速实现,
可怜它疲惫的翅膀,无时无刻不在休息。
不如留在故乡的树林,
与伙伴们一起自由地饮食翱翔。
唉!乌鸦不归,栖息在何处?
乌鸦最终归来,又能得到什么滋养?
将归未归,心中难以决断,
愁苦得让斜阳显得格外凄凉。
黄昏时分,人间的景象容易变化,
及时返回吧,乌鸦不要再留恋,
巢中的老乌鸦泪如霰。
作者介绍:曹秉哲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战乱时期,诗风多抒情且富有哲理。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对社会的思考与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曹秉哲在外游历的某个时刻,表达了他对归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感受。诗中通过乌鸦的形象,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归乌曲》以乌鸦为主角,借其归与不归的矛盾,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开篇即描绘出乌鸦的惊慌,象征着人生中的迷茫与困惑。它本想归去,却因高飞的志向而犹豫不决,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安逸之间的挣扎。
诗中反复出现的“归”字,既是对家的向往,也是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乌鸦的内心独白,表达出对高飞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可怜倦翮无时休”,生动刻画出疲惫不堪的状态,令人心生怜悯。
结尾部分,诗人以“泪如霰”形象地描绘了老乌鸦的悲伤,暗示着对岁月流逝与理想未遂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主题深刻,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乌鸦的内心挣扎,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归属的渴望,最终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选择与价值。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家的思念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人生的反思
D. 以上都是
“高飞壮志难遽酬”中“壮志”指的是什么?
A. 对朋友的关心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满意
诗中提到的“老乌泪如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