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9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
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我曾经是年轻的学士,画像被入选到集贤院。如今我成为了年迈的居士,写下容貌寄托在香山。白发如鹤毛般变色,皮肤像鸡皮一样苍老。年轻的模样与现在的面貌,相隔已经三十年。不要叹息韶华已逝,转眼之间就成了白发老者。请看东海的水,也变成了桑田。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生活的真实与自然,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
《香山居士写真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他已步入老年,回首往昔,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哲学思索。
《香山居士写真诗》是一首极具个人色彩的诗作,白居易通过描绘自己从年轻学士到老居士的变化,展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诗的开头,他追忆年轻时的身份,带着一丝自豪感,接着则用对比手法,描述自己如今的苍老模样,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鹤毳”和“鸡肤”,生动地描绘出白发苍苍和皮肤老化的状态。最后两句,白居易以东海水变桑田的比喻,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带有一种哲理的深意。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传递出一种成熟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出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让读者在感受到作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生命经验的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白居易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白居易曾是什么身份?
A. 老居士
B. 少学士
C. 大诗人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东海水”变成什么?
A. 大海
B. 河流
C. 桑田
D. 田地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白居易《香山居士写真诗》与杜甫《春望》:
两者都体现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的衰老感受,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命运。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前者带有些许自嘲和哲理,后者则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