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9:39
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
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
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
人为花忙花待人,咫尺不隔仙壶路。
繁英纵减饶妩媚,灼灼余霞纷绮布。
蝶阑莺咽客始来,风软云轻天若护。
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
在尘世中哪里还有容身之处,关上门静听春雨将尽。
今朝好鸟唤起新晴,我带着酒去江边寻花。
人们为花而忙碌,花却在等待人来,咫尺之间不隔仙壶之路。
即使繁花虽减,也别有一番妩媚,灼灼余霞如绮丽的布景。
蝴蝶翩翩,黄莺啼鸣,客人终于赶来了,
微风轻柔,云朵轻盈,仿佛天也在庇护。
我如今闲放无拘,万事抛却,随意踏上草鞋。
作者介绍:李宗瀚,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之时,诗人受春雨的启发,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雨后壶山看桃花已过半矣》以春雨为引子,描绘了诗人在春季欣赏桃花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尘中那有插脚处,闭门听雨春将暮”,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展示出一种对世俗尘嚣的逃避和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接下来的“今朝好鸟唤新晴,携酒寻花过江去”则是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似乎在与春光对话,带着酒去寻找花的芳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人为花忙花待人”,诗人感受到花的美丽与人们的忙碌,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而“灼灼余霞纷绮布”则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把桃花的美丽与晚霞的余辉结合,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美感。最后两句“我今闲放无町畦,万事抛除付芒屦”,则是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哲思,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繁忙世俗的超脱,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闭门听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万事抛除付芒屦”中的“芒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繁英纵减饶妩媚”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