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3:26
江夜怀陶丈季寿
作者:李宗瀚 〔清代〕
沧洲岁将尽,久与亲爱别。
晚霞帆际沈,晨鸥棹边发。
劳人耽旷放,物外意多说。
返景明寒漪,尘容写清绝。
掩篷悄独吟,窗影动江月。
冷气逼襟袖,耿耿抱冰雪。
因念庵中人,端居警徂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夜晚的孤独情境和对友人的思念。年末时分,沧洲的岁月即将结束,离别的亲友让人感到无比惆怅。夕阳沉入帆影之间,晨鸥在桨边起飞,劳动的人们因放松而闲聊,外物的种种也令人感慨不已。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寒波,尘世的容颜在清澈的水面上显得格外明净。独自掩上篷帐吟咏,窗影随江水波动,冷气逼近衣袖,仿佛在抱着冰雪一般。此时,想到山中隐居的人,心中更是警觉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
李宗瀚,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文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情感细腻,常融入个人思考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离别之际,反映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处于岁末之时,诗人内心更显孤独与感伤。
《江夜怀陶丈季寿》以江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两句,诗人以“沧洲岁将尽”引入,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亲爱的长久离别。接下来的描写中,晚霞与晨鸥的意象交替出现,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返景明寒漪”描绘出江水的清澈,映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掩篷悄独吟”一句,表现了诗人的独处与思索,窗影与江月的互动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的幽远,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思。最后两句中,诗人因念庵中人而警觉于岁月的流逝,显示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反省。这首诗不仅在自然描写上有着极高的艺术性,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出李宗瀚的深厚文采与独特的思考方式。
逐句解析
沧洲岁将尽,久与亲爱别。
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亲友长时间的离别使他心生惆怅。
晚霞帆际沈,晨鸥棹边发。
描绘了傍晚的美景,晚霞与晨鸥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好与失落。
劳人耽旷放,物外意多说。
劳动的人们在放松时显得悠闲,暗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返景明寒漪,尘容写清绝。
夕阳的余晖照在水面上,映出一种清冷的美感。
掩篷悄独吟,窗影动江月。
独自吟咏,窗影与江水的波动形成了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冷气逼襟袖,耿耿抱冰雪。
冷气袭来,诗人内心感受到的孤冷与清净。
因念庵中人,端居警徂节。
诗人想到隐逸的朋友,提醒自己珍惜时光及节操。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比如“晚霞帆际沈,晨鸥棹边发”中的对仗使得意象鲜明,形成了视觉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沧洲岁将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兴奋
“晚霞帆际沈”中“晚霞”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失落 C. 自由
诗人为何会想到“庵中人”?
A. 想要与其相聚 B. 想要隐居生活 C. 想要旅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宗瀚的《江夜怀陶丈季寿》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李宗瀚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兄弟的担忧与思念。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江夜怀陶丈季寿》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