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父词(其九)

《渔父词(其九)》

时间: 2025-05-06 19:32:30

诗句

暮暮朝朝冬复春。

高车驷马趁朝身。

金拄屋,粟盈囷。

那知江汉独醒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30

原文展示:

渔父词(其九) 赵构 〔宋代〕 暮暮朝朝冬复春。高车驷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汉独醒人。

白话文翻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乘坐着豪华的马车,匆匆赶往朝廷。家中金银堆积如山,粮食满仓。然而,谁又能理解那些在江汉之间独自清醒的人呢?

注释:

  • 暮暮朝朝:形容时间的连续不断。
  • 高车驷马:指豪华的马车,驷马即四匹马。
  • 趁朝身:赶往朝廷,指忙于官场事务。
  • 金拄屋:形容家中金银财宝极多。
  • 粟盈囷:粮食满仓,囷指粮仓。
  • 江汉独醒人:指在混乱世道中保持清醒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即宋高宗,南宋第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政治上多有波折,文化上却颇有建树。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官场腐败,许多人沉迷于权势和财富,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些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人的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的繁华与江汉独醒人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诗中“暮暮朝朝冬复春”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单调与重复。而“高车驷马趁朝身”则直接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奢华。后两句“金拄屋,粟盈囷”进一步以物质财富的堆积来反衬精神世界的空虚。最后一句“那知江汉独醒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混乱世道中保持清醒的人的敬意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暮朝朝冬复春”:通过时间的循环,表现了官场生活的单调与重复。
  • “高车驷马趁朝身”:直接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奢华。
  • “金拄屋,粟盈囷”:以物质财富的堆积来反衬精神世界的空虚。
  • “那知江汉独醒人”:表达了作者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和敬意。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场生活的繁华与江汉独醒人的孤独进行对比,突出了主题。
  • 象征:“江汉独醒人”象征着在混乱世道中保持清醒的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和敬意,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对江汉独醒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高车驷马:象征官场的繁华与忙碌。
  • 金拄屋,粟盈囷:象征物质财富的堆积。
  • 江汉独醒人:象征清醒独立的人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车驷马”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马车 B. 普通的马车 C. 战车 D. 农用车
  2. “江汉独醒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中的人 B. 保持清醒的人 C. 江汉地区的人 D. 孤独的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C. 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杜甫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而赵构的诗则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醒独立人格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构的诗词,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赵构的诗词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袁秀才下第归毗陵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咏德上太原李尚书 和太原郑中丞登龙兴寺阁 元日陪早朝 薛舍人使君观察韩判官侍御许雨晴到所居既霁先呈即事 题华十二判官汝州宅内亭 及第后酬故园亲故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送高士安下第归岷南宁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袍襕 包含辉的成语 声誉大振 竖心旁的字 相伴 高处不胜寒 街开头的成语 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百木 己字旁的字 避强击弱 信重 目短于自见 忘战者危 惮赫千里 人字头的字 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