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时间: 2025-05-07 16:10:39

诗句

遍入僧房花照眼,细寻芳径蝶随行。

归时不怕江波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

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0:39

原文展示:

遍入僧房花照眼,细寻芳径蝶随行。
归时不怕江波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
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太平寺看花的情景。诗中说,花开遍布僧人的房间,花香扑鼻,令人眼前一亮;在幽静的花径上,蝴蝶轻轻跟随。归程时不怕江上的波浪已经很晚,因为新建的桥像彩虹一样横跨水面。小窗前的栏杆曾经不曾停留,闲散的花草究竟是谁栽种的呢?只要骑上一匹马去寻找那幽静的胜地,带上清酒到处开怀畅饮就好。

注释:

  • 遍入:广泛地进入。
  • 僧房:僧人的房间。
  • 照眼:映入眼帘,让人感到明亮。
  • 芳径:香气四溢的小路。
  • 归时:回去的时候。
  • 江波:江上的波浪。
  • 新有:新建的。
  • 桥虹:桥像彩虹一样。
  • 小槛:小窗前的栏杆。
  • 闲花芳草:闲散的花草。
  • :谁来照料或栽种。
  • 匹马:骑上一匹马。
  • 幽胜:幽静的胜地。
  • 清樽:清酒的酒樽。

典故解析:

  • 太平寺:太平寺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游览、吟咏的地方。
  • 桥虹:此处形象地描绘了桥的美丽,象征着连接与通达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尤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见长。其诗词多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游历太平寺时,正值百花盛开的时节,作者在此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花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通过“花照眼”和“蝶随行”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归途的惬意,表达了对江波与桥虹的美丽景象的赞美,流露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引人深思,提到“小槛明窗曾不住”,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让人对生活中那些美好而又转瞬即逝的时光有所感慨。最后一句“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愿望。整首诗内容丰富,意象鲜明,既有对美景的描绘,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苏辙的才华与个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遍入僧房花照眼:形容花开遍布在僧人的房间,吸引人的目光。
  2. 细寻芳径蝶随行:在花径上细细寻找,蝴蝶自然跟随,表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归时不怕江波晚:回家的时候不怕江上波浪的晚归,体现了心境的放松与自在。
  4. 新有桥虹水上横:新建的桥像彩虹一样横跨在水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5. 小槛明窗曾不住:小窗前的栏杆曾经没有停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6. 闲花芳草遣谁栽:闲散的花草究竟是谁栽种的,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
  7. 但须匹马寻幽胜:只需骑上一匹马去寻找幽静的胜地,表现对自由的向往。
  8. 携取清樽到处开:带着清酒到处开怀畅饮,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桥虹”比喻桥的美丽,形象生动。
  • 拟人:蝴蝶随行,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如“归时不怕江波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美丽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自由与灵动。
  • 江波:象征生活的波折与不安。
  • 桥虹:象征连接与美丽的希望。
  • 清樽:象征享受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遍入僧房花照眼”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僧人打坐
    • B. 花开遍地
    • C. 江水波涛
  2. 诗的最后一句“携取清樽到处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C. 对花草的怜惜
  3. 诗中提到的新桥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美丽的连接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江畔独步寻花》:孟浩然

诗词对比:

苏辙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隐逸,而后者则带有对国家动乱的忧愁。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悠闲自在,后者则沉重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和萧汝道感秋)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临江仙 清平乐(石榴) 望江南/忆江南 忆秦娥·惊雷节 江城子(西湖感怀) 冬景 孤舟蓑笠翁 恋绣衾(己卯灯夕,留城中独坐,忆当涂买灯,姑苏夜舞,再集赋此) 戏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可缺少 又字旁的字 静电感应 儿字旁的字 琴剑飘零 虚情假意 翩翩跹跹 仰屋兴嗟 祏祏 包含欣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减勒 女字旁的字 乩盘 包含偃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鉴影度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