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

《题卢鸿学士堂图?此诗当为苏辙作?》

时间: 2025-04-26 11:26:15

诗句

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蛮壑空在目。

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未有茆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6:15

原文展示

题卢鸿学士堂图
苏轼

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蛮壑空在目。
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未有茆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

白话文翻译

曾经是太室山的花,卢岩在东麓。
直上封坛,一夜之间茧生满足。
径直回去不再前往,眼前只留下蛮荒的山谷。
怎知有千年老树,卷曲的枝叶不满一轴。
一处又一处卢生,裘褐在高大的树荫下。
我本是世外人,行止何必记录。
百年生存只入箧笥,犬马也同样束缚。
唉,我被世俗所累,归来却没有茅屋。
江边有百亩良田,清泉映照修竹。
尚欲逃离世名,何必登图画。

注释

  • 太室花:指太室山的花,象征自然的美好。
  • 卢岩:指卢鸿,可能是隐喻名士。
  • 登封坛:指登上封坛,象征追求高远。
  • 蛮壑:原指荒凉的山谷,象征世俗的喧嚣。
  • 千老:指千年古树,象征岁月的积淀。
  • 裘褐:古代的衣服,象征人世的庸俗。
  • 茆屋:草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百亩田:象征富饶的土地。
  • 清泉映修竹: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文、画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遭遇政治挫折后,他愈发渴望逃离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开篇即以自然景物引入,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直上封坛、返回的过程,暗示了对追求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一句,借古树的形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则是对世外高人的理想追求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的批判,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几句“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更是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世名的淡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为太室花,卢岩在东麓:提及古代美丽的花与名士,意在引出自然的美。
  2.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形容登高的渴望与追求,夜晚的茧象征新的可能。
  3. 径归不复往,蛮壑空在目:表达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4. 安知有千老,舒卷不盈轴:思考古老的智慧与生命的无常。
  5.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描绘世外高人的惬意生活。
  6.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强调超然的生活态度。
  7.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借犬马比喻被束缚的生活。
  8. 嗟予缚世累,归未有茆屋:表达对当下境遇的不满。
  9.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描绘理想生活的美好景象。
  10. 尚欲逃世名,岂须上图轴:强调对名利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犬马,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自然景物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渴望超脱世俗的情感,强调了对名利的淡薄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室花:象征美好与纯真。
  • 卢岩:隐喻高洁的人格。
  • 清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宁静。
  • 修竹:象征高雅与坚韧。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世界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室花”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然的美好
    C. 纷扰的世俗
    D. 个人的成就

  2. “嗟予缚世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C. 对名利的追逐
    D. 对理想的失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Su Shi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苏轼的《题卢鸿学士堂图》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二者均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逃避。苏轼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而陶渊明则通过描述桃花源的理想社会,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陪宋侯赵粹过仓部弟家园宾主有诗次韵二首 待制赵公伯泳哀诗二首 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 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 杂记十首 刘玄德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杂兴十首 杂咏一百首·华佗 十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泽英雄 于事无补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云收雨散 刀字旁的字 摩捋 笑中有刀 四点底的字 竹叶锦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人中狮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反文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黑字旁的字 包含奏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邪险 浆酒霍肉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