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3:33
已逐风尘迹,敢嗟行路难。
五更山月小,六月海风寒。
戍鼓沈松径,村鸡啼竹阑。
兵戈消断久,无复惜荒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随着风尘的流逝,我已无法再追溯那遥远的痕迹,难免感叹行路之艰难。清晨时分,山上的月亮显得微小,六月的海风吹来却透着寒意。戍楼的鼓声回荡在松树林的小径上,村里的鸡鸣声则在竹栏外响起。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眼前再无值得珍惜的荒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孙鲁,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旅行艰难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从“已逐风尘迹”开始,诗人就把读者带入一种对过往的追忆中,似乎在描述着一段不易的旅程。尤其是“戍鼓沈松径,村鸡啼竹阑”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与动荡交织的画面,戍楼的鼓声让人感受到战争的阴影,而村鸡的啼鸣则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平静与希望。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战争的无奈与叹息,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结尾写道“无复惜荒残”,显示了他对现状的无奈,似乎在说,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眼前的一切已经不再值得珍惜,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怀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已逐风尘迹”中的“逐”是什么意思?
诗句“戍鼓沈松径”中的“戍”指的是?
诗中表现对生活的期待的句子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孙鲁的诗更为沉静与内敛,李白的诗则表现出豪放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前者强调对生活的享受,后者则反映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