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5:37
夏景 凉引簟先秋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凉爽场景。诗人坐在八尺长的凉席上,席子上散发着冷光,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诗人希望这股凉意能够传到自己身上,坐着便觉得心中已然有了秋天的意境。炎热的夏天在梅雨季节后慢慢消退,清风轻轻吹过竹楼。竹楼的湘纹好似水波荡漾,手中的扇子似乎没有了忧愁的感觉。凉意逼近,浸润了金色的茎杆,温暖则让人的玉臂显得更加柔和。诗人感到城市的宁静,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辛苦换来的米粒却只能换得薄薄的床褥。
刘辰翁,字德修,号天池,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夏季,正值梅雨季节过后,诗人感受到初秋的凉爽,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思考。
《夏景 凉引簟先秋》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夏季末尾的诗篇。诗中以“八尺横斜簟”开篇,描绘了一幅悠闲的夏日场景,诗人坐在凉席上,感受着来自自然的凉意,仿佛已经提前体验了秋天的氛围。这种“意先秋”的感觉,显示了诗人在炎热中对凉爽的渴望与向往。
全诗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意象得以升华。诗人提到了“溽暑收梅雨”,这不仅仅是对天气变化的描述,更是对季节更替的哲思。随着梅雨的结束,清风吹过竹楼,带来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中的“湘纹殊似水”,通过细致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使读者在视觉上产生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上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单调与艰辛,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感慨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给人以深思。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城市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与生活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八尺横斜簟”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受到的“意先秋”是在表达什么?
“斗米换衾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