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景 凉引簟先秋

《夏景 凉引簟先秋》

时间: 2025-05-07 21:15:37

诗句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15:37

原文展示:

夏景 凉引簟先秋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凉爽场景。诗人坐在八尺长的凉席上,席子上散发着冷光,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诗人希望这股凉意能够传到自己身上,坐着便觉得心中已然有了秋天的意境。炎热的夏天在梅雨季节后慢慢消退,清风轻轻吹过竹楼。竹楼的湘纹好似水波荡漾,手中的扇子似乎没有了忧愁的感觉。凉意逼近,浸润了金色的茎杆,温暖则让人的玉臂显得更加柔和。诗人感到城市的宁静,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辛苦换来的米粒却只能换得薄薄的床褥。

注释:

  • 八尺:指席子的长度,约合2.4米。
  • 横斜簟:横放斜放的凉席。
  • 寒光:形容凉席散发的凉意。
  • 溽暑:指湿热的天气。
  • 湘纹:指席子上的花纹,像水波一样。
  • 班扇:一种扇子,通常用来扇风。
  • 金茎:指植物的茎杆,可能是指某种花草。
  • 斗米换衾裯:一句俗语,意思是用米来换取棉被和床褥,形容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德修,号天池,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季,正值梅雨季节过后,诗人感受到初秋的凉爽,因而写下了这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夏景 凉引簟先秋》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展现夏季末尾的诗篇。诗中以“八尺横斜簟”开篇,描绘了一幅悠闲的夏日场景,诗人坐在凉席上,感受着来自自然的凉意,仿佛已经提前体验了秋天的氛围。这种“意先秋”的感觉,显示了诗人在炎热中对凉爽的渴望与向往。

全诗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意象得以升华。诗人提到了“溽暑收梅雨”,这不仅仅是对天气变化的描述,更是对季节更替的哲思。随着梅雨的结束,清风吹过竹楼,带来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诗中的“湘纹殊似水”,通过细致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使读者在视觉上产生共鸣。

整首诗在情感上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单调与艰辛,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忙生活的感慨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尺横斜簟,寒光凝不流

    • 描述凉席的安放与其带来的凉意,暗示诗人对凉爽的渴望。
  2. 引教凉到我,坐觉意先秋

    • 诗人希望这份凉意能够传递给自己,提前感受到秋的意境。
  3. 溽暑收梅雨,清风度竹楼

    • 反映季节的变化,湿热的夏天逐渐退去,清风拂过,给人以舒适感。
  4. 湘纹殊似水,班扇未应愁

    • 通过湘纹的图案与扇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5. 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

    • 描述自然环境对植物与人身的影响,冷意与温暖的对比。
  6. 颇哀城市悄,斗米换衾裯

    • 反映城市生活的无奈与艰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湘纹殊似水”,通过比喻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冷逼金茎润,温便玉臂柔”,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城市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与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凉席:象征夏日的清凉,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2. 清风:象征着自然的舒适与宁静。
  3. 金茎玉臂:分别代表植物与人的状态,暗示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尺横斜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凉席
    • C. 一种扇子
    • D. 一种食物
  2. 诗人感受到的“意先秋”是在表达什么?

    • A. 对秋天的期待
    • B. 对夏天的怀念
    • C. 对秋天的惆怅
    • D. 对城市的厌倦
  3. “斗米换衾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生活的富足
    • B. 生活的艰辛
    • C. 生活的快乐
    • D. 生活的单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与李白的夏日诗作,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内心感受,而后者则多以豪放的气势直抒胸臆,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侍家君渡江时有风涛之恐 和叶枢相送芍药二首 其二 和叶枢相送芍药二首 其一 昼锦堂 述怀 移居甬江有感 移居甬江有感 谢谢疊山惠杜诗纸被 挽赵秋晓 挽赵秋晓 挽赵秋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酌金馔玉 原宪贫 致仕悬车 奇突 得輶如毛 三沐三薰 镸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仁言利溥 包含减的词语有哪些 心平气和 小伙子 厥角稽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