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时间: 2025-05-07 16:43:12

诗句

无灯可看。

雨水从教正月半。

探茧推盘。

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

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

曾向杭州看上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3:12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刘辰翁 〔宋代〕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
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白话文翻译

这时没有灯可以欣赏花灯,正月的雨水将灯光遮挡。
我寻觅蜻蜓的茧,细细推敲,发现其中的字句都蕴含千年的历史。
铜驼这个老地方,讲述着昔日的繁华,仿佛和天宝年间的盛况一模一样。
五百年前,我曾在杭州观赏那时的元宵节。

注释

  • 减字木兰花: 一种词牌名,常用于描绘春天、节庆等场景。
  • 无灯可看: 意思是没有灯笼可以观赏,暗示天气或环境的影响。
  • 雨水: 指正月时节的雨水,可能影响了元宵节的庆祝活动。
  • 探茧推盘: 比喻细致观察,如同探寻蜻蜓的卵,寓意深刻的思考。
  • 铜驼: 指古杭州市场,因其盛况而闻名。
  • 宣和: 表示北宋宣和年间的繁华。
  • 天宝: 唐代天宝年间,通常被认为是盛世。
  • 五百年前: 提及了历史,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写景抒情,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宵佳节,正值乙亥年,诗人通过对元宵节的回忆与感慨,表达对过往繁华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景象的无奈。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以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厚的历史感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元宵节的思念和对历史的追忆。诗的开头“无灯可看”便引入了一种失落的情绪,正月的雨水遮挡了灯笼的光辉,象征着节日的黯淡无光。接着,诗人以“探茧推盘”展示了自己的细腻观察,暗示找寻历史的意义,字字句句中都渗透着千年的文明。

诗中提到的“铜驼故老”,则是对历史的回顾,表现出诗人对古代繁华的向往与感慨。提及到的“宣和”和“天宝”,更是引发读者对盛世的无限遐想。最后,五百年前的回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仿佛在诉说着即便时光荏苒,美好依旧值得铭记。

整首诗通过描写节日的景象与历史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灯可看: 直接表达了当时的环境状态,渗透着失落感。
  • 雨水从教正月半: 雨水的来临恰逢正月,增添了节日的湿润与凄清。
  • 探茧推盘: 比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表露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与追求。
  • 探得千秋字字看: 千秋的字句不仅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 铜驼故老: 提到古代的繁华,展现对历史的怀念。
  • 说著宣和似天宝: 展示了诗人在听闻历史时的情感共鸣。
  • 五百年前: 历史的深远感与诗人的情感交织,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观察历史比作“探茧”,形象生动。
  • 对仗: “铜驼故老”与“宣和似天宝”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 通过时间的递进,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该诗展现了对节日的怀念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繁华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索,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节日的欢乐与热闹。
  • 雨水: 代表自然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 铜驼: 历史的积淀,象征着古代的繁华与荣耀。
  • 千秋: 代表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驼故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杭州
    B. 南京
    C. 洛阳
    D. 长安

  2. “无灯可看”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A. 欢乐
    B. 失落
    C. 平静
    D. 生气

  3. 诗中提到的“宣和”与“天宝”分别代表哪个朝代的繁华? A. 宋代与唐代
    B. 唐代与宋代
    C. 明代与清代
    D. 汉代与魏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诗词对比: 比较刘辰翁的《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两首诗均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但刘辰翁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辛弃疾则更多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皆为描绘元宵节的经典作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 送李翱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其二 刘生诗 汴州乱二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题西白涧 游城南十六首。嘲少年 杂曲歌辞。鸣雁行 南山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倾囊 动之以情 士字旁的字 幸灾 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包含幌的词语有哪些 河东狮子 单枪独马 终盘 舞鸾歌凤 万顷之陂 雨字头的字 包含爨的词语有哪些 翦爪断发 鼻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键的词语有哪些 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颔下之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