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5:49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二》 ——作者:杨万里
茝兰圃兮沼芙蕖,有美君子兮何斯其燕居。
孚尹兮袖间,升白虹兮斗之虚。
章甫兮深衣,御风骑气而天游兮,与造化而为徒。
独立万物之表兮,室迩而人甚远。
山立而渊靓兮,道德燕及乎虫鱼。
韦编兮在手,隐几而卧兮,梦一丈夫。
首肖乎尼山兮河其目,莞尔而笑兮告予以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忽寤兮四顾,欸乃一声兮亭之西隅。
在芳草鲜美的兰圃和荷花池中,有位优秀的君子何以安居于此呢?
手中握着典籍,像白虹升起,直上千虚的天空。
穿着深衣的我,乘风而行,与自然为伴。
独自站立在万物之上,房屋近在咫尺而人却显得遥远。
高山耸立,深渊清澈,道德的教化甚至能影响到虫鱼。
手中拿着韦编的典籍,隐居于书桌前,梦中我成为一个大丈夫。
面容如同尼山,目光如同河水,微笑着告诉我向下学习而向上达到,懂我的人啊,难道是天吗?
猛然醒来,四下环顾,发出一声长叹,回望亭子西角。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提倡写实主义,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反思。
《张丞相咏归亭词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性深度的思考。开篇以茝兰圃和沼芙蕖的自然美景引入,展现了一种宁静的归隐生活,似乎在呼唤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孚尹兮袖间”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学识渊博的形象,强调心灵的高洁和追求。
“御风骑气而天游”则表达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此境中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在后面的“独立万物之表”,诗人意识到自身与周遭人群的距离,发出一种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借助韦编和尼山的典故,诗人强调了求知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最后,诗人从梦中醒来,感叹身边的亭子,似乎在隐忍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的人生与内心的自由,反映出诗人对自我修养和道德追求的向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中理想人格与自然和谐的深刻内涵。
选择题:诗中“孚尹”指代什么?
A. 君子
B. 学识渊博的人
C. 自然的力量
D. 诗人自己
填空题:诗中用“茝兰圃兮沼芙蕖”描绘了___的场景。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