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2:30
游遍诸峰欲晚霞,
倦投野寺觅煎茶。
更无一个残僧在,
归路却投田舍家。
游历了各个山峰,正值晚霞时分,
疲倦了,便在野外的寺庙中寻找煮茶的人。
更没有一个残余的僧人留在寺中,
回家的路上却意外地经过了田舍。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游遍诸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于诗、词、文,尤其以自然诗和田园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游览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宁静。正值晚霞时分,诗人倦怠于游览,寻求片刻的休息,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游云际寺,诸僧皆出,因过田家》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文的诗。诗人在游历途中,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孤独的情感。开头两句“游遍诸峰欲晚霞,倦投野寺觅煎茶”,展现了诗人游览的疲惫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而“更无一个残僧在”则表达了他在宁静的寺庙中感受到的孤独,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最后一句“归路却投田舍家”则带有一丝温暖,暗示在孤独与疲惫之中,田舍的归属感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他向往宁静、自然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游历了多少个山峰?
诗中提到的“残僧”指的是?
归路上,诗人经过了哪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