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1:50
病起十首
作者:刘克庄
有四宜休七不堪,岂容华皓尚痴贪。
固难唐突耆英社,尚可追攀老学庵。
酷嗜蟹螯聊自酌,高悬麈尾共谁谈。
吾闻多寿常多辱,伯始何须饮菊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而不得不休息的无奈心情。他认为有四种情况适合休息,而七种情况则难以忍受,怎么能让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不再痴迷呢?虽然很难去打扰那些老朋友,但仍然可以向老学者请教。诗人对蟹螯的热爱只能自己慢慢品味,悬挂的羽毛扇又能和谁谈论呢?他听说长寿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耻辱,那么,伯始(古人名)又为何要在菊潭饮酒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和语言简练著称。刘克庄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哲学思考,尤其擅长描写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因病而不得不休息的时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长寿与荣华的不同看法。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对“休”和“不堪”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面对病痛时,诗人不仅感到身体的不适,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华皓”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追求名利的普遍现象,而诗人对老学者的追慕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反讽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刻。通过对“休”和“不堪”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张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尤其是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知识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不堪”指的是:
A. 七种适合休息的情况
B. 七种难以忍受的情况
C. 七种美食
D. 七位老学者
“华皓”在诗中主要指:
A. 诗人的健康
B. 名利的追求
C. 自然的美丽
D. 传统的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