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4
暂击金狨陪法从,长骑秧马杂耕夫。
今红琥珀来村店,昔紫驼峰出御厨。
阙里尚延瞽师冕,法筵谁起躄浮图。
莫欺残秃毛锥子,几度曾将敕尾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金色的狨猴在法事中随从,骑着稻田里工作的农夫的马。如今的红琥珀在村里的店铺中出售,而过去的紫色驼峰则是从皇宫的御厨里出来的。在皇宫的阙楼里,依然请来了盲人做法事,谁来为这个法坛上升起浮动的图案呢?不要轻视那已经秃顶的毛锥子,曾几度用它来涂抹圣旨的尾部。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著有《刘白云诗集》。他是南宋诗坛的重要人物,以豪放的词风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时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以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反映了社会的种种现象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三和》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的“金狨”和“秧马”,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金狨象征着权贵与奢华,而秧马则是平民百姓的象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对比。接着提到的“红琥珀”和“紫驼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彰显出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空虚。
诗中提到“阙里尚延瞽师冕”,暗示着在华丽的表象下,实际的权贵与宗教仪式的空洞化,表现出诗人对于形式主义的批判。最后一句“莫欺残秃毛锥子”,则是对传统权威的讽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出对人性、权力与物质的深刻反思,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以及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权贵与奢华
C. 农田
D. 传统
诗中提到的“阙里尚延瞽师冕”意指什么?
A. 盲人法师的智慧
B. 对权贵的讽刺
C. 传统的崇高
D. 物质的丰富
“莫欺残秃毛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讽刺与批判
B. 尊重与敬畏
C. 怀念与追忆
D. 欢乐与轻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