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35:11
侵晓邻僧来,馈我佛前粥。
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我因思杭州,不仅有三竺。
东城八九寺,寺寺皆修竹。
何年舍家去,慧业改所托。
掘笋慈风园,参茶东父屋。
钟鱼四围静,扫地洁如沐。
白昼为之长,倦骸为之肃。
供黄梅一枝,朝朝写圆觉。
清晨时分,邻近的僧人来,送我佛前的粥。
这粥的香气多么清幽浓郁,腊月供品今年也足够。
我因而思念杭州,不只是三竺寺那么简单。
东城有八九座寺庙,个个都修竹环绕。
不知何年我离开家,转投慧业的门下。
在慈风园掘笋,在东父屋品茶。
钟声和鱼儿的鸣叫四周寂静,地面打扫得如同沐浴。
白昼因此而显得漫长,倦怠的身躯因此而肃静。
供奉一枝黄梅,每天都在写下圆觉的道理。
《寒月吟 其四》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清晨的僧人和佛前的粥,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杭州的怀念。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环境,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力量,仿佛时间在此凝固,世俗的纷扰都被隔绝在外。诗人把对佛教的信仰与对自然的热爱相结合,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平和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修竹”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暗含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向往。竹子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如诗人对心灵寄托的追求。“何年舍家去,慧业改所托”一句,流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彰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蕴含了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觉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索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静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精神追求的渴望,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邻僧”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邻近的僧人
C. 诗人的家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修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坚韧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B
“何年舍家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家庭的怀念
C. 对事业的向往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