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31
永遇乐·赋嘉州凌云寺大佛
作者:常燕生
龙猛何年,凌云飞上,岩翠深处。近倚离堆,遥连雪岭,二水回护。平押两界,威临八国,人说韦皋节度。想当年筹边事了,几回俯仰今古。千秋事往,英雄不见,剩取空江烟树。倦客登临,故园回首,泪洒青衣雨。苔分轮顶,潮侵趺座,佛也悠悠无语。凭谁问云冈巨制,尚如旧否。
在龙猛的年代,佛像像是在云中飞翔,位于翠绿的山岩深处。它近邻离堆,远眺雪岭,周围有两条河流环绕。佛像威严地俯视着八国,大家都说这是韦皋的节度使。想当年,边境事务早已了结,多少次我俯仰古今,感慨万千。千年的历史已经过去,英雄们已不再,只剩下空旷的江面和缥缈的树影。倦怠的游客登上高处,回首故乡,不禁泪洒衣衫。苔藓覆盖了佛像的顶,潮水侵蚀了佛座,佛像依旧静默无语。谁能问云冈的伟大雕塑,是否依然如故?
常燕生,近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情感,融合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
《永遇乐·赋嘉州凌云寺大佛》创作于一个对历史与文化有深刻反思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嘉州大佛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首词以“永遇乐”作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开篇提到“龙猛何年”,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回顾中,佛像的高大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感。诗中“倦客登临,故园回首,泪洒青衣雨”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的无尽追忆。诗人通过佛像的悠然自得,反映出对人类历史的思考,感叹英雄的逝去与历史的无情。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修辞,使得历史与现实交融,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感伤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对嘉州凌云寺大佛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诗人以佛像为媒介,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揭示出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无奈。
“龙猛何年”中的“龙猛”指代什么?
“倦客登临”中“倦客”意味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韦皋是何种身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