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32
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作者:范成大 〔宋代〕
东君不解惜芳菲,料峭寒中一梦非。
剪尽牡丹梅子绽,何须风雨送春归?
东君(春天的君主)不懂得珍惜花草的芳香,料想在这微寒的春中,白白做了一场梦。剪去盛开的牡丹和梅子,何必再让风雨送走春天的归去呢?
“东君”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春天或春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诗中提到的“春归”则暗示着春天的逝去,与“送春”相关的意象在古诗中屡见不鲜,常常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惜别。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千山,江苏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为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夏,正值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反映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这首诗以春天的结束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和对季节流逝的感慨。首句“东君不解惜芳菲”揭示了春天的无情,春天的君主对于花草的美丽并不懂得珍惜,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惋惜;而“料峭寒中一梦非”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梦幻与短暂,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接下来的“剪尽牡丹梅子绽”则描绘了盛开的花朵被剪去的凋零之景,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一句“何须风雨送春归”则是对春天告别的深思,诗人对春天的告别表现出一种不愿接受的情感,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深切感受,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歌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触动,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季节流逝的感慨,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无情。
诗词测试: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剪尽牡丹梅子绽”意指什么?
A. 花朵的盛开
B. 花朵的凋零
C. 春天的到来
D. 夏天的来临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珍惜与惋惜
C. 高兴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