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丙寅三月悯雨既雨患未足

《丙寅三月悯雨既雨患未足》

时间: 2025-05-07 22:56:09

诗句

别墅相望汉水傍,少年不省问丰荒。

那知五十叨为郡,日为邦人虑雨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9

原文展示: 丙寅三月悯雨既雨患未足 张嵲 〔宋代〕 别墅相望汉水傍,少年不省问丰荒。那知五十叨为郡,日为邦人虑雨旸。

白话文翻译: 在汉水边的别墅相互眺望,年轻时不懂询问丰收与荒年。哪知道五十岁时被任命为郡守,每天都在为百姓考虑雨晴之事。

注释:

  • 别墅:指诗人在汉水边的住所。
  • 汉水:河流名,流经湖北。
  • 不省:不懂,不理解。
  • 丰荒:丰收与荒年。
  • 叨为郡:谦词,表示自己被任命为郡守。
  • 邦人:指百姓。
  • 雨旸:雨和晴,指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丙寅年三月,诗人当时已五十岁,被任命为郡守。诗中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尤其是在雨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展现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的“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而“少年不省问丰荒”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的无忧无虑。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变化,诗人开始“日为邦人虑雨旸”,这体现了他的成熟和对职责的担当。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诗人在汉水边的别墅,环境宁静。
  2. “少年不省问丰荒”:回忆年轻时的无知,不关心农业丰收与否。
  3. “那知五十叨为郡”:转折,表达了诗人五十岁时被任命为郡守的意外和谦逊。
  4. “日为邦人虑雨旸”:展现了诗人作为郡守的责任感,每天都在为百姓的天气和农业生产操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成长和变化。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和作为郡守的责任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的成长和对民生的关怀。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无知与五十岁时的责任感,诗人表达了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注和对职责的担当。

意象分析:

  • 汉水:象征着宁静和田园生活。
  • 雨旸:象征着农业生产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别墅相望汉水傍”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忙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田园生活 C. 战争的残酷 D. 商业的繁荣 答案:B

  2. 诗人五十岁时被任命为什么? A. 皇帝 B. 郡守 C. 将军 D. 商人 答案:B

  3. 诗中的“雨旸”指的是什么? A. 雨和晴 B. 雨和风 C. 雨和雪 D. 雨和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嵲的其他诗作,如《秋日杂诗》等,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张嵲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登集仙台 暑中杨伯虎见访翌日有诗来因走笔次韵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七 宿吴江县 桂隐纪咏·俯巢轩 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 偶成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 山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包含湿的成语 宽廉平正 辵字旁的字 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分结尾的成语 贫贱亲戚离 乐此不疲 齊字旁的字 东冲西突 长才短驭 披沙拣金 持守 监总 异学 禾字旁的字 游墙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