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8:43
原文展示:
东门外观刈熟,民间租米船相衔入门,喜作二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潮到灵桥绿绕船,海边力穑屡丰年。
淡青山色深黄稻,恰似胥门九月天。
白话文翻译:
在东门外观看稻谷已成熟,乡间的租米船相继驶入门口,兴奋地写下这两句。
潮水涌到灵桥,绿色的水环绕着船只,海边丰收的稻谷年年丰盛。
淡青色的山影映衬着深黄的稻谷,正如胥门的九月天。
注释:
典故解析:
“胥门”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地方的名称,常用于描绘丰收的场景。这与古时农民期待丰收的心情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无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田园风光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农村的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丰收季节,表达了农民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与感慨。在那个时代,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丰收意味着生活的富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美。首句“东门外观刈熟”直接引入了主题,诗人站在东门外,目睹了稻谷的成熟,暗示着辛勤耕作的成果。而“民间租米船相衔入门”,则表现了丰收后,乡民们忙着运送稻米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欢乐。
随着诗歌的深入,第二联“潮到灵桥绿绕船”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面,潮水涌动,船只在绿色的水中穿行,这种清新的自然气息与丰收的氛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最后两句“淡青山色深黄稻,恰似胥门九月天”通过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青山与金黄的稻谷相映成趣,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赐予和农民的幸福。
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与农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希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门外”指的是哪里?
A. 东方的门
B. 乡村的一个地方
C. 城市的门口
诗人描绘的自然景象包含哪些元素?
A. 山与水
B. 风与雨
C. 云与雾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赞美
C. 对城市生活的描绘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