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22
水调歌头·风雨卷春去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
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
杨柳垂垂飘絮,桑柘阴阴成幄,
殷绿正棻敷。迁木莺呼友,
营垒燕将雏。金蕉举,
珠樱累,豆梅腴。
寿乡歌舞,樽前暂得皱眉舒。
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
寂寞笑今吾。幸作耆年侣,
写入洛英图。
风雨把春天卷走了,春天的绿意和紫色都已消失殆尽。
河边芳草如茵,柔软的草地与新生的蒲草相接。
杨柳轻轻垂下,柳絮在空中飘舞,桑树的阴影像帐篷一样形成。
浓郁的绿色正映衬在阳光下。黄莺在树上呼唤朋友,
燕子在巢中喂小雏。金色的蕉叶高高举起,
珠粒般的樱桃累累,丰腴的豆梅散发着香气。
在长寿的乡村中歌舞欢庆,酒杯前暂时舒展皱眉。
往昔的南柯梦中有印绶,晚年的我在北山上拄着拐杖,
寂寞地笑看如今的自己。幸而有年长的朋友相伴,
将我们的故事写入洛阳的美丽诗篇。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怀,多为抒怀之作。
《水调歌头·风雨卷春去》创作于卫宗武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春天的离去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自己的人生感悟相结合,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水调歌头·风雨卷春去》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无尽感慨。开篇便以“风雨卷春去”引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离去,接着用“绿紫总无馀”展现了春色的消逝。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杨柳”、“迁木莺”、“金蕉”等,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令人感受到春意盎然。
然而,随着春天的逝去,诗人也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寂寞。通过“往事南柯印绶,晚岁北山杖屦”的对比,体现了从繁华到寂寞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虽有“幸作耆年侣”的慰藉,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依然无法消散。
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反思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和人生的珍视,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中提到的“绿紫总无馀”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夏天的期待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恐惧
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不包括:
A. 对仗
B. 拟人
C. 夸张
D. 比喻
“幸作耆年侣”中“耆年”指的是:
A. 年轻
B. 年长
C. 中年
D. 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