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龙吟 春晚

《水龙吟 春晚》

时间: 2025-05-04 01:40:18

诗句

日迟风软花香,困人天气情怀懒。

牡丹谢了,酴醾开后,红稀绿暗。

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

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沉思处、空肠断。

长是愁蛾不展。

话春心、只凭双燕。

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

雁杳鱼沉,信音难托,水遥山远。

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0:18

原文展示

日迟风软花香,困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醾开后,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沉思处空肠断。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沉,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阳光柔和,微风轻拂,花香四溢,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慵懒。牡丹花已经凋谢,酴醾花开始绽放,红花稀疏,绿叶浓密。懒得下楼,对着镜子吟诗也感到疲倦,妆容清淡。感叹时光流逝,春天即将离去,沉思中感到心碎。总是愁眉不展。谈论春心只能依靠双燕。美好的时光和景色,怎能虚度,登高望远的心情。大雁远去,鱼儿沉寂,音信难以传递,山水相隔遥远。只能默默无言,倚着栏杆,对着傍晚的花香。

注释

  • 日迟风软花香:形容春日阳光柔和,微风带来花香。
  • 困人天气情怀懒:春日天气让人感到慵懒,情绪也懒散。
  • 牡丹谢了:牡丹花凋谢,代表春天即将结束。
  • 酴醾开后:酴醾花开放,是春天的另一种花卉。
  • 红稀绿暗:红花稀疏,绿叶浓密,形容春末的景象。
  • 慵下妆楼:懒得下楼。
  • 倦吟鸾镜:对着镜子吟诗也感到疲倦。
  • 粉轻脂淡:妆容清淡。
  • 叹韶华迤逦:感叹时光流逝。
  • 将春归去:春天即将离去。
  • 沉思处空肠断:沉思中感到心碎。
  • 长是愁蛾不展:总是愁眉不展。
  • 话春心只凭双燕:谈论春心只能依靠双燕。
  •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 可堪虚负:怎能虚度。
  • 登临心眼:登高望远的心情。
  • 雁杳鱼沉:大雁远去,鱼儿沉寂,形容音信难以传递。
  • 信音难托:音信难以传递。
  • 水遥山远:山水相隔遥远。
  • 但无言:只能默默无言。
  • 倚遍阑干十二:倚着栏杆。
  • 对芳天晚:对着傍晚的花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绍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春愁秋思,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慵懒和花事的变迁。诗中“日迟风软花香”一句,即刻勾勒出一幅春日慵懒的画面,花香四溢,微风轻拂,让人感到无比舒适。然而,随着“牡丹谢了,酴醾开后”的描绘,春天的脚步似乎在加快,红花稀疏,绿叶浓密,春意渐淡。

诗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从初时的慵懒到后来的沉思和愁绪。“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而“长是愁蛾不展”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绪,诗人似乎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困扰。

最后,诗人以“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作结,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沉默。面对美好的时光和景色,诗人感到无法言说,只能默默地倚着栏杆,对着傍晚的花香,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迟风软花香:描绘春日慵懒的氛围,花香四溢,微风轻拂。
  2. 困人天气情怀懒:春日天气让人感到慵懒,情绪也懒散。
  3. 牡丹谢了:牡丹花凋谢,代表春天即将结束。
  4. 酴醾开后:酴醾花开放,是春天的另一种花卉。
  5. 红稀绿暗:红花稀疏,绿叶浓密,形容春末的景象。
  6. 慵下妆楼:懒得下楼。
  7. 倦吟鸾镜:对着镜子吟诗也感到疲倦。
  8. 粉轻脂淡:妆容清淡。
  9. 叹韶华迤逦:感叹时光流逝。
  10. 将春归去:春天即将离去。
  11. 沉思处空肠断:沉思中感到心碎。
  12. 长是愁蛾不展:总是愁眉不展。
  13. 话春心只凭双燕:谈论春心只能依靠双燕。
  14.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15. 可堪虚负:怎能虚度。
  16. 登临心眼:登高望远的心情。
  17. 雁杳鱼沉:大雁远去,鱼儿沉寂,形容音信难以传递。
  18. 信音难托:音信难以传递。
  19. 水遥山远:山水相隔遥远。
  20. 但无言:只能默默无言。
  21. 倚遍阑干十二:倚着栏杆。
  22. 对芳天晚:对着傍晚的花香。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困人天气情怀懒”,将天气拟人化,形容春日让人感到慵懒。
  • 对仗:如“红稀绿暗”,“雁杳鱼沉”,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长是愁蛾不展”,将愁绪比喻为不展的蛾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末时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法言说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迟风软花香:春日慵懒的氛围。
  • 牡丹谢了: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
  • 酴醾开后:春天的另一种花卉。
  • 红稀绿暗:春末的景象。
  • 慵下妆楼:慵懒的状态。
  • 倦吟鸾镜:疲倦的状态。
  • 粉轻脂淡:清淡的妆容。
  • 叹韶华迤逦:时光流逝的感慨。
  • 将春归去: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
  • 沉思处空肠断:沉思中的心碎。
  • 长是愁蛾不展:愁绪的表达。
  • 话春心只凭双燕:春心的寄托。
  •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 可堪虚负:无法虚度的感慨。
  • 登临心眼:登高望远的心情。
  • 雁杳鱼沉:音信难以传递的象征。
  • 信音难托:音信难以传递的无奈。
  • 水遥山远:山水相隔遥远的象征。
  • 但无言:无法言说的情感。
  • 倚遍阑干十二:倚着栏杆的姿态。
  • 对芳天晚:对着傍晚的花香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牡丹谢了”象征着什么? A. 春天即将结束 B. 夏天即将到来 C. 秋天即将到来 D. 冬天即将到来

  2. 诗中“长是愁蛾不展”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D. 悲伤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同样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张绍文《水龙吟 春晚》与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两者都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张绍文的诗更加注重对春末时节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绍文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南昌滩 秋日书怀 途次近蜀驿蒙恩赐宝刀及飞龙厩马…寄中书李郑二公 酬严维秋夜见寄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秋怀奉寄朱补阙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落星 踔厉奋发 情词悱恻 疍民 包含阂的词语有哪些 莺颠燕狂 赞谋 魚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丧权辱国 殷盘 刀字旁的字 全周 龜字旁的字 清都紫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