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

时间: 2025-04-27 14:43:22

诗句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3:22

原文展示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白话文翻译

谁用那把千古的倚云剑,刺破了苍石的天窗?
深渊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水,有时清澈的月光透过漏斗照射而来。


注释

  • 万古:形容时间极其悠久。
  • 倚云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非凡的才能,像剑一样直指苍穹。
  • 苍石:指青灰色的石头,象征自然的伟岸。
  • 泓渊:形容水深而清澈的深渊。
  • 月漏:指月光透过缝隙洒落下来。

典故解析

  • 倚云剑:源于古代文人对剑的崇拜,剑在诗中常象征才华与抱负。
  • 清光来:暗指月光的柔和和清澈,常用来表达宁静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升之,号香亭,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感悟与思索。诗的开头以“谁将万古倚云剑”发问,勾起读者的思考,似在探讨历史的悠久与人类的梦想。接着“刺破苍石天窗开”,则用锐利的比喻描绘了人类追求理想的勇气,仿佛在说,只有勇于挑战,才能打开新的视野。

第二联“下贮泓渊不可极”,通过描绘深渊的无尽,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深邃与复杂。而“有时月漏清光来”则给人以希望,暗示在黑暗的深渊中,总会有光明的时刻降临。整个诗歌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意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将万古倚云剑:发问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谁能像这把“倚云剑”一样,象征勇气与理想。
  2. 刺破苍石天窗开:描绘出一种突破性的力量,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3. 下贮泓渊不可极:描绘深渊的深邃,暗示内心的复杂与无尽的可能。
  4. 有时月漏清光来:传达希望,虽然深渊难以测量,但总有光明穿透黑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倚云剑”比作理想与抱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类理想、探索与希望的主题展开,强调了即使在黑暗中,也总会有光明指引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苍石:代表着坚实与自然的伟岸。
  • 泓渊:象征深邃的内心世界。
  • 月光:代表希望与清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古”指的是: A. 一百年
    B. 千年
    C. 极其悠久的时间

  2. “泓渊”在诗中象征: A. 浅显的知识
    B. 深邃的内心
    C. 外在的美

  3. 诗歌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 努力与希望
    B. 绝望与黑暗
    C. 持久的孤独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表达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补种牡丹二绝 溽暑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思归二首 宛丘二咏 闭门 除夜二首 郭纶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一 次王适韵送张耒赴寿安尉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渊虞 缓辔而行 三点水的字 文通武达 截絶 言约理辨 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广字头的字 纨绔子弟 包含垒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水弩 包含绣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料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当世儒宗 恒庸 持刀弄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