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时间: 2025-05-06 00:02:26

诗句

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

南北东西今老矣,欲从图籍见班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2:26

原文展示:

吾家昔住匡庐北,少小未能知看山。南北东西今老矣,欲从图籍见班班。

白话文翻译:

我家过去住在匡庐的北边,小时候未能懂得欣赏山景。如今无论南北东西,我都已老去,希望能从图书中看到详细的庐山风光。

注释:

  • 匡庐:指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 班班:清晰可见的样子。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怀念和对年老时无法亲临的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晚年时,借阅庐山记后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年轻时未能充分欣赏庐山美景的遗憾。

创作背景: 诗人年老时,回忆起年轻时居住在庐山北边的情景,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已无法再亲自去欣赏庐山的美景,因此希望通过阅读图籍来弥补这一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无知和年老时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感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匡庐北”和“图籍见班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是诗人年轻时的居住地,后者则是他年老时寄托情感的方式。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家昔住匡庐北”: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居住在庐山北边的情景。
  • “少小未能知看山”:表达了年轻时未能懂得欣赏山景的遗憾。
  • “南北东西今老矣”:诗人感慨无论南北东西,自己都已老去。
  • “欲从图籍见班班”:希望能从图书中看到详细的庐山风光,弥补无法亲临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轻时的无知和年老时的遗憾形成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象征:“图籍见班班”象征着诗人通过阅读来弥补无法亲临的遗憾。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意象分析:

  • 匡庐: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居住地和美好的回忆。
  • 图籍:象征着诗人年老时寄托情感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匡庐”是指什么地方? A. 泰山 B. 庐山 C. 黄山 D. 华山

  2. 诗人为什么希望能从图籍中看到庐山风光? A. 因为他从未去过庐山 B. 因为他年轻时未能懂得欣赏山景 C. 因为他现在无法亲自去欣赏庐山 D. 因为他对图籍有特别的兴趣

答案: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庐山的情感,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庐山的美景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庐山志》:详细介绍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中的庐山意象。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四 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题安仁陈慧父词卷 端午五言三首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其一 杂咏一百首 其二十 蒯通 石竺山二十咏 五言一首 十和 挽林新恩君用 禽言九首·脱布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蛮话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若释重负 谥议 钦依 溪僥 臼字旁的字 呷醋节帅 几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鼻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愿款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誓无二心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